“陶寺观象台”发掘与古代文献的印证.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Vo1.4 No.4 天文研究与技术 国家天文台台刊 第4卷 第4期
Dec.,2007 A IR0NOMICALRESEARCH IECHN010GY 2007年 12月
CN 53一ll89/P ;5;N 1672~7673
“陶寺观象台”发掘与古代文献的印证
李维宝 ,陈久金2
1.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云南 昆明650011;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010
摘要:古代文献记载帝尧时的历法存在两种不同说法。羲和观测四仲 中星定季节当是不
实之辞,并以闰月成岁推论为使用农历也没依据。羲和观测太阳出没方位变化而 “生十 日”、
即制订产生十月太阳历才符合事实。在文 [1]中的推论,也与后一种说法可互相印证。本文
对文 [1]的推论作出了论据补充,与文 [1]成姐妹篇。
关键词:古代文献;星象;测 日;印证
中图分类号:P1—0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673 20O7 04—4012—40
文字记载历史始于商朝,在此之前只有传说无信史。传说带有神话性质,而神话又是历史的影
子,正是通过神话传说的形式,才将史前真实的历史流传下来。将神话作为历史研究,有一个方法的
问题。在史前神话中,往往将人物描绘出超人力的能力,不能简单地给予否定,而应利用科学研究和
分析的手段、跟光识别论定。
在史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故事中,与天文历法记事关系最多的当推帝尧,而在帝尧的天文历法记事
中又存在两种不同说法。在文 [1]之后,本文再对古代文献有关的记载进行剖析。
1 对 《尚书 ·尧典》四仲中星剖析
在 《尚书 ·尧典》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 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
仲夏……霄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期三百有六旬有六 日,以闰月定四时成
岁”。
按这段记载,尧时的天文历法已具4个方面特征,分别进行剖析讨论。
1 尧时的天文官为羲和。他们以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定时节,制定历法。这一点已得到司马迁
认同,他在 《史记 ·历书》中说:
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是渭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九黎乱德……三苗服九黎
之德……尧复逐重黎之后……而立羲和为官……云天之历数在尔躬”。
这段文字是说,黄帝时考定星历,用羲和制历,建五行历制度,即阴阳五行历,也就是今天说的
十月太阳历。以后九黎乱德,用天文官重黎制订大火星历,三苗也跟随使用而废弃五行历,致使 “民
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茁 zi 荐至,莫尽其气”。从重黎为火正,东夷族群也以阏伯、相土为火正来
看,使用大火星历不仅九黎三苗,还有东夷。由此看来,上古时有两种不同的历法体系,黄帝系统以
羲和制订五行历,九黎三苗东夷系统以重黎制订大火星历。
2 四仲中星剖析。羲和以观测鸟星、大火星、虚宿、昴宿确定春夏秋冬四季。这一星象曾引起
许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开始时有人据冬至昴宿 昏中的说法,用岁差原理推得冬至昴宿昏中确是 4OO0
年前的天象,由此认为以四仲中星判断季节在那时就已创立。而在此之前是处于所谓三辰时代,即专
收稿 日期:2oo6—11—10;修定 日期:2006—11—28
作者简介:李维宝,男.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天文学史
维普资讯
4期 李维宝等:陶寺观象台发掘与古代文献的印证 413
以北斗星、大火星和参星黄 昏时的出没方位定季节、制历法的时代。所以四仲天象不仅证明中国天文
学十分古老 ,而且是了不起的成就。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尧时的四仲中星实际上不属于同一系统,冬至昴星昏中可能是尧时天
象,但其他三颗昏中星大致属于春秋时代天象。据此认为 《尧典》四仲中星,是春秋战国时代据时人的
认识加以附会而成,有人干脆说它与尧时无关l2’3]。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我们推测,《尧典》也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