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10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及病死率仍然很高。CT扫描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螺旋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肺结核检查方法。但是,传统的螺旋CT扫描的剂量较高,对患者身体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可行性值得探究。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16层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可行性。通过对比传统的螺旋CT扫描和16层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影像质量及剂量的差异,评估16层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应用价值,为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40名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设备

采用16层低剂量螺旋CT扫描设备进行扫描。

3.研究内容

分别采用传统的螺旋CT扫描和16层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40名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肺部CT检查。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影像质量及剂量的差异,并分析16层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应用价值。

四、预期结果

1.本次研究将通过比较不同剂量的CT扫描对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响,评估16层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可行性。

2.本次研究预期能够为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准确、安全、精确的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方案。

五、研究意义

1.本次研究将探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复查中的可行性,有利于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并为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依据。

2.本次研究所得数据有利于完善肺结核诊疗规范,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安全、精确的方案。

六、研究进度安排

1.研究准备期:2个月,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文献资料收集、设备采购等工作。

2.研究执行期:6个月,包括对研究对象进行16层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传统的螺旋CT扫描,收集数据等。

3.数据分析期:2个月,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撰写研究报告。

总计10个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