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致使移动结构的认知研究——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变式的义形接口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英语致使移动结构的认知研究——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变式的义形接口的中期报告
Introduction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英语致使移动结构(Causative Motion Constructions,CMCs)的认知过程以及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变式的义形接口。通过对CMCs的认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处理的方式,尤其是在没有充分语境或语境不清时如何进行理解。同时,对于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变式的义形接口的研究,可以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支持。
Literature Review
CMC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让某人/物进入或退出某个特定位置。英语中的经典CMC结构为:“主语+使役动词+宾语+移动动词+起点/终点”。例如,“他让她走出了房间”(He made her walk out of the room)。此类结构在英语中较为常见,但是在认知上的处理却有许多挑战。
鉴于CMCs的复杂性,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认知处理模型。其中,Martin和Johnson(2007)提出了“维基”的模型,将CMCs的理解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涉及到对使役动词和移动动词的词汇知识的获取,第二个过程涉及到句法和语义的耦合过程。而Hino、Kusunose和Kusunose(2016)提出的模型则强调了语言外知识来源的重要性,他们认为CMCs的识别和理解需要与事件知识和常识相关的知识相结合。
除了对CMCs的认知机制的研究外,学者们也关注了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形式的义形接口。在英语中,CMCs可以通过不同的句法结构实现。例如,“他让她走出了房间”和“他把她推出了房间”都是CMCs,但是使用了不同的句法形式。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思维成分映射模型(Conceptual Mapping Theory)来解释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形式的义形接口。该模型认为,动词和致使成分在语义表征上并非是分开的,而是在概念地图上相遇并相互交互。该模型与其他相关研究一起表明,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形式的产生是语言认知的结果。
Methodology
本研究将通过合成汉语句子来模拟CMCs的理解过程,以便对认知机制和义形接口进行研究。本研究将征集参与者以完成一项句子判断任务,以测试他们对不同类型的CMCs语句的处理能力。句子判断任务将呈现一系列的汉语语境,其中包含CMC类型的句子和其他高度相似的控制句子。参与者将被要求判断每个语句是否合理,并在每个句子后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
我们将采用行为测量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来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此外,我们还将对参与者进行眼动跟踪,以确定在语言处理的不同阶段中的注意力分布。
Expected Findings
我们期望本研究能够提供英语CMCs认知机制的新见解,尤其是在处理模糊或不清楚的语境时的情况下。我们还期望可以探究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形式的义形接口,以进一步理解这种语法结构的形态、语义和认知特征。最终,我们希望本研究能够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并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支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