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岳麓版】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课件.ppt

发布:2021-10-15约1.05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角度四 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典例4】 (2015·全国Ⅱ卷,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 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试题定位】 本题考查考生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认识和理解。 【试题分析】 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苏联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苏联实施工业化的资金主要依靠国内提供,粮食出口成为换取工业化所需资金的重要途径。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下降,但同时,粮食出口却在增加。这意味着苏联广大人民群众一定程度上要勒紧腰带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A项正确。 B项和D项都是造成苏联农业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但是,与粮食出口没有直接关联;C项所述并未在当时出现,相反,工业化速度并未因粮食产量减少而受到影响。 答案:A 编者选题表 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 夯实基础 7 综合 6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激进措施 5 勃列日涅夫改革期间农业的发展 苏联的社会 主义改革 4 苏联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学习苏联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 2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题号 角度 考点 一、选择题 1.【新题速递】 “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  )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体制 解析:B 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可知处于苏俄政权建立初期。农民实现了土地要求,但因“回报”问题与苏俄政权发生矛盾,结合所学可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的实行,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 2.(2017·湖北黄冈摸底)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认为,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列宁的“改良”是(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自由贸易 解析:B 固定粮食税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体现改良的特点,故A项排除;在一定程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是列宁采用的以退为进策略,是向社会主义缓进而非激进的措施,故答案为B项;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政策;“实行自由贸易”是恢复资本主义的表现之一,从属于B项,故D项排除。 3.(2016·河北唐山二模)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知识界掀起一股苏联热,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甚至有人要求“向俄国人学习”。这反映了(  ) A.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影响巨大  B.西方急需苏联援助摆脱经济危机 C.西方主张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D.苏联打败德国影响美苏外交关系 解析:A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经济大危机影响,西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工业化,并一跃成为工业强国,因此美国提出“向俄国人学习”是受苏联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果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本题易错选C项,西方国家学习的是苏联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绝不是学习计划经济模式,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时间不符。 4.(2016·湖南益阳一模)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 解析:B  材料“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开始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所以出现了经济所有制性质的冲突,故B项正确。 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1929年 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年 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7年 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5年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年 大 事 时间 据上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 B.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 C.个人崇拜盛行 D.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 历史 历史 第八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单元知识主线 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阐述了20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 主要表现: (1)两种经济模式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