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一中学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一中学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
B.伴随A过程的进行,能量输入到生物群落中
C.B过程只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2.在一个较大的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量相等,且雌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80%,b的基因频率为20%,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雄果蝇中出现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4%
B.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雄果蝇的概率约为17%
C.若B、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0%
D.若B、b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则说明该果蝇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3.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该类病原体为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该病存在人传染人的风险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
B.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系统及时发现并清除,这体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新型冠状病毒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同时标记宿主细胞内的U和T然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可确定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4.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揭示出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B.细菌的抗药性突变都是长期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C.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动物发生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1937年,英国科学家希尔首次获得了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将此悬浮液(含水,不含CO2)与黄色的高铁(Fe3+)盐混合,照光后发现叶绿体有气泡放出、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Fe2+)。在遮光下,则没有气泡产生,也没有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可以检测到糖的生成
B.实验表明氧气是叶绿体在光照的条件下产生的
C.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
D.与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相比,希尔的实验排除了细胞内其他结构的影响
6.下列有关教材中应用的素材事实和结论不匹配的是()
A.变形虫切割实验中无核部分不能摄取食物,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
B.人的细胞和小鼠的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红色、绿色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地雀的形成,说明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以形成新物种
D.食虫鸟数量增多抑制害虫数量增多,说明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图中的某种细胞器,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但是功能不完全相同,该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
(4)若图示细胞表示乳腺细胞,用同位素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培养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图中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A.c和fB.c和dC.a和eD.a和d
(5)若图示细胞表示口腔上皮细胞,现提取口腔上皮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口腔上皮细胞膜表面积的值(填“>”,“=”或“<”)____________S/2。
(6)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度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___________。
(7)图中含有尿嘧啶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填写图中1-5数字)
8.(10分)实验嵌合体是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