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考试重点 .pdf
组织胚胎学大纲
苏木精(碱性紫色)—伊红染色法(酸性红色)
10倍低倍镜40高倍镜100油镜
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简称上皮,由许多排列密集、形态较规则的上皮细胞与极
少量的细胞外基(间)质组成。
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polarity)上皮细胞朝向体表或空腔性器官的内表面,称游离
面。与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与结缔组织相连的一面,称基底面,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
有一层薄膜,称为基膜。上皮组织内大都无血管,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
根据上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
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
扁平上皮,变移上皮。
细胞连接不仅存在于上皮组织细胞间,其他(他)排列紧密的细胞间也有细胞连接。此种结
构具有增强细胞间紧密结合、封闭细胞间的游离面、防止细胞间的营养物质外溢等功能。细
胞连接只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可以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缝隙连接
(gapjunction)又称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junction),位于桥粒的深部,是一种大
的平板状连接,细胞间隙仅约3nm,内有许多间隔大致相等的连接点。在连接点处两细胞膜
中的镶嵌蛋白相互结合,无空隙。蛋白颗粒呈柱状,直径约为7~9nm,由六个亚单位环绕而
成,中央有直径约2nm的管腔。相邻两细胞膜上的蛋白颗粒彼此相接,管腔亦相通,成为细
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图2-7,9)。在钙离子及其他因素作用下,管道可闭合或开放,某些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以此进行相邻细胞间流通,传递化学信息。)
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与上皮组织相比,其细胞
种类多,数量少,无极性,细胞间质多,包括无定型的基质和细丝状的纤维。
根据结缔组织细胞和纤维的种类以及基质的物理性状,可将结缔组织分为:胶体状态的固有
结缔组织、固体状态的软骨和骨组织、液体状态的血液。一般所谓的结缔组织是指固有结缔
组织(疏松结缔组织(looseconnectivetissue)又称蜂窝组织(areolartissue)致
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sue)网状组织(reticulartissue))。结缔组织在体
内分布广泛,具有连接、支持、营养、运输、防御等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looseconnectivetissue)又称蜂窝组织(areolartissue)
(一)细胞
1.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的细胞成分,其形态结构随功能状态
的不同而有差异。常附着在胶原纤维上。细胞扁平不规则,有突起;胞核较大,卵圆形,着
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糙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
的高尔基体,表明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旺盛(图3-2、3)。成纤维细胞可产生三种纤维及基
质。
2.巨噬细胞(macrophage)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3.浆细胞(plasmacell)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即抗体(antibody),参与体液免疫。
4.肥大细胞(mastcell)
5.脂肪细胞(fatcell)
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undifferentiatedmesenchymalcell)
(二)纤维
1.胶原纤维(collagenousfiber)在三种纤维中,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故又称为
白纤维。其生化成分为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于细胞外聚合为胶原原纤维(collagenous),
胶原原纤维黏合成胶原纤维。
2.弹性纤维(elasticfiber)弹性纤维由微原纤维(microfibril)和弹性蛋白(elastin)
构成。
3.网状纤维(reticularfiber)HE染色不能显示,用银染法,网状纤维呈黑色,故又称嗜
银纤维。
(三)基质
1.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又称黏多糖,为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分子与蛋白质结合
的复合物。透明质酸是曲折盘绕的长链大分子,它构成蛋白聚糖复合物的主干,大量蛋白聚
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小孔隙的分子筛,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屏障。
2.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是基质中最主要的黏连性糖蛋白,除参与构成分子筛外,
在细胞识别、黏附、迁移和增殖中有重要作用。
3.组织液(tissuefluid)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