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家小学德育工作发展规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家小学德育工作发展规划
一、德育工作背景分析
(一)、德育工作的优势因素:
1、有先进的核心理念导向。学校确立了 “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并将通过有形有神,有序有效,有力的“爱的教育”,让每个小学生都能“知中国历史,爱中国山河,敬中国人民,怀中国品质,扬中国精神”。
2、有校内德育的骨干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年轻而又活力,专业素养深厚,团结创新,奋发向上的班主任队伍,其中县“优秀班主任”2名,县“十佳少先中队辅导员”1名。
3、有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经验。班主任队伍中,大多数老师是年轻教师,他们工作热情高涨,拥有开放和主动的心态,能够深入班级,分析学生的前在和潜在状态,研究学生的需要,发现学生的问题,努力尝试着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4、有参与德育的淳朴的学生群体。路家小学的生源主要是农村孩子,家庭大都是以务农为主,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因此孩子们也纯朴善良,好学上进,勤劳肯干,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5、有丰富的社区德育资源。路家小学位于路家村西首,是劳店镇近几年精心打造的窗口学校。学校周围有门诊、集市、超市、理发店、农业园等丰富的社区德育资源,为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德育工作的问题因素:
1、全员德育的意识不足,行为跟进不够。教师在“环境育人的整体规划与建设,教书育人转化为行为的意识,服务育人的意识与行为”等方面意识不足,全员育人的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特别是行为跟进上更显弱势。
2、班主任工作理念需要加快更新。班主任队伍中,大多是年轻的、专业素养高的班主任,但也有一部分是新教师,和刚分配的教师,这样团队的差异性就较大。教师在学生工作中的角色体现为“事务型教师”较多,教师“儿童立场”等理念内化不够,自主性和创造性还未得到充分开发。
3、学生群体内蕴的文明素养,外显的文明行为跟不上现代化公民的素质要求。学校所有学生工作的开展和研究的推进,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成长状态。但是就目前我校学生的状态来说,由于来自农村,基础规范和礼仪明显不足,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缺乏勇于争先的气魄,特别是能够积极参与自主管理的学生还是部分的,缺乏主动策划的意识与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关注面还是局部的,自我与群体的良好融合还未很好达成,我们期待培养具有“路家小学”特色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形成对学生整体面貌的改观。
4、家庭教育的理念与能力相对薄弱。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都是爷爷奶奶代养的,家庭教育观念更新的滞后与学校教育的与时俱进形成反差,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不适应社会、学校发展的要求。
5、学校德育与学生德育的评价制度有待完善。由于学校在德育方面刚刚起步,所以各项制度尚未完善,对于学生评价,班主任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在近几年内亟待解决。
二、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1、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实施特色德育——“爱的教育”,建设体现学生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方向的专题校园文化,彰显办学特色,努力营造“爱的教育”文化氛围。
2、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深入开展“爱的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打造学校“爱的教育”教育品牌,以学校建设、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开展为抓手,促进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使学生发展具有校本特色,并富有独创性,塑造路家小学生懂礼仪、乐自主、有爱心、能合作的整体风貌。
3、探索和改革班级建设,使班主任群体普遍具有鲜明、坚定的学生立场,对于班集体整体建设的研究意识、创新热情、策划能力显著增强;争创县德育特色学校。
4、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
三、学生发展目标
(1)有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学生能明理尽责,自觉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举手投足懂礼貌、有教养。
(2)有奋发上进的学习品质——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自觉性。
(3)有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学生能以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困难,能主动规划,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积极主动,懂得自我发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反省自己,不断培养自己的发展能力,主动地成长。
(4)有健康强健的身体素质——学生有健身锻炼的习惯,能掌握若干项体育技能,热爱运动,身体素质过硬,为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5)有鲜明的儿童形象特征。在“爱的教育”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团结友爱,奋发向上,自信大方,文明有礼,思维活跃,具有路家小学生特有的气质。
四、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形成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建立以校长―→少先队辅导员―→各班主任―→队干部为主的德育管理网络。
(二)抓好学校德育管理两支队伍。
1、中层队伍:由校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