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课文《年的来历》教案.doc

发布:2019-09-04约1.6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课文《年的来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注意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年”的来历。体会白胡子老人的聪明才智,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加文化积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懂白胡子老头儿把年兽赶走的办法。      2.弄清白胡子老头把年兽赶跑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三、教具准备:      查阅与春节有关的其它习俗资料,挂图及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提问:每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派繁忙景象。谁知道,过年时人们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2)同桌合作,互读生字,纠正读音并交流识记的方法。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结果。      1)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过渡:在这件事情中,你对哪一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呢?,把它挑出来多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2.小组读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弄清每一段写了什么。      (四)质疑问难,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1.启发:课文中有没有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      2.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再逐层解决。      3.小结:学贵有疑,疑问就好比开启一篇文章的金钥匙,会帮助我们开启学习的大门,走向更为广阔的知识殿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汇报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大致归纳:      1)年兽的样子及它对老百姓的残害。(第二自然段)      A观察书中两幅插图,找出相关语句。      B指名朗读,相机理解词语:凶猛、除夕、扶老携幼等。      C有感情地边读边想象年兽的样子、行为,百姓在除夕受到伤害的场面和逃避时的情景。      2)白胡子老人的相貌及他撵跑怪兽的经过。(第三至五自然段)      A观察插图,找出相关语句。      B指名朗读,理解词语:精神矍烁、气宇不凡、耀武扬威、安然无恙、七嘴八舌、大惊之色、战栗等。      3)小组学习,讨论探究      A白胡子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B他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C从这件事,你有什么体会?      默读课文,能回答的在书上做上记号,有疑问的地方打上?或是在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上自已的体会。      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年”的来历。      (三)拓展:      1.家乡过年的风俗或者不同地区的过年风俗      2.一年一度的新年又要到了,今年你准备怎样过年?      小结:白胡子老人将人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他非凡的相貌、行为以及才智,让我们既喜欢又尊敬,相信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会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年!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优美佳句      2、将自已了解到的家乡过年的风俗整理一下,写在我的采集本      板书设计:      30.“年”的来历      打跑-----怪兽-------变成风俗------过年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