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防科技学院2010级新生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课程总结
为做好2010级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帮助新生更快更好适应大学生活,切实有效地开展好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国防科技学院按照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由艾立梅老师、王磊老师携同大一辅导员郭晓霞老师、聂小琴老师对新生年级组织开展“我们在一起”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通过五次的团体辅导活动,覆盖到236名新生。这一系列活动有利于帮助班级成员尽快相识,形成良好的班级集体意识,建立互信互助关系,并且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和能力,为个人与班级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活动中,新生们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辅导老师引导科学合理,活动氛围热烈活跃,活动完全到达预期效果,尤其是辅导老师的精彩点评和专业解读更是得到新生的高度认同和热烈掌声,使新生在活动中提高了与人沟通、倾听、团体协作等的技巧和能力,锻炼了胆气和处事能力。同时也激起了新生们对自己现状和未来的思考,从而促使自己更加积极主动的把握现在和规划未来。
?一、心理团辅的内容
为了构建团体关系,融洽团体氛围,让团体成员找到团体支持的资源建立安全的氛围,培养团体凝聚力,为以后的班级建设和相关团体辅导活动开展打下基础。我们把活动分为五个版块:
相识相知
为了让同学们迅速暖身和相识,开展了“握手比赛”的暖身活动,在指导者喊“开始”后所有成员必须面带微笑问好的不停的和不同的人握手,一分钟之内与所有的人握一次手,问一声好。随后为了让成员进一步相识,产生亲密感,指导者喊“四人组合”后,两人一组一起找到另外一组成员,并向另外一组成员介绍自己的伙伴。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确定介绍次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快速的进入活动状态,彼此相知。然后,为了促进大家的团体合作精神,指导者让每一位同学手拉手成为一个圈,看清楚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拉着的是谁,确认松手后,在圈内自由走动,指导者叫停,成员定格,站在此时走到的位置不动,手拉一开始左右手拉着的成员的手,由此而形成许多结或扣,然后同学们不能松手,但可以钻、跨、绕,要求成员设法解决难题,恢复到起始状态。这就要考验同学们的耐心以及齐心协力的合作精神。
最后指导者给每个小组一盒彩笔和一张白纸让小组成员一起设计一幅主题是“家在四川”的画。设计好后,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所有的成员解释本小组的设计。然后所有的小组成员一起喊出自己小组的口号和契约,将小组的设计贴在墙上。
是“相知相识”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拉在了一起,让大家彼此相知,彼此了解。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增强了交往技巧,在大学人际关系中迈出了第一步,也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心态,有了正确的生活和学习目标。
我们相信
为了加强团体成员的之间的合作与信任,让团体成员进一步体会团体力量,寻找团体支持,加强团体凝聚。在第一个版块之后不久我们给大一新生强化了活动二——我们相信。
负责人让同学们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向对方,伸出双手搭成屋顶状,一人扮成松鼠,蹲在屋顶下面,形成一个温暖的家。然后负责人可以给大家发号施令,让同学们在家与家之间不停的变换位置,创造了活泼的团体气氛,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然后指导者让同学们围成内外两圈,两两面对面站好,指导者提供话题,让同学们自由讨论,通过“松鼠搬家”和“循环沟通”这两个活动强化了良好的氛围,加深成员之间的了解与信任。随后按照一一对应的两人小组形式,一位成员扮作盲人,一位扮作帮助盲人的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帮助者的搀扶下,沿着指导者选定的线路,带领盲人绕室内外练习。期间不能有任何话语的交流,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同学们都感觉这个活动很有难度,同时也很能帮助同学们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最后每个小组围成一圈,指导者喊“开始”,小组成员坐在彼此的腿上,形成牢固的一圈。比比哪一个组坐的最稳,最久。同学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指导者的帮助下成功的围成一个完整的圈。这个信任坐活动让彼此之间建立起了深深的羁绊。
“我们相信”这个版块通过强化的游戏环节让同学们深深的理解到团队里面合作需要彼此相信与关怀,然后互相分享彼此从活动中领悟到的一些精神,不仅让同学们进一步的掌握了交流的技巧,而且也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团队观念,更浓厚了他们的学习氛围。
我们是谁
第一次踏入大学学府,新生们还不能适应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我们为了使团体成员进行初步的自我探索与接纳,进而认识别人、接纳别人。培养良好的表达氛围。紧接着第二次团辅活动,我们开展了第三篇章——我们是谁。
“口香糖,粘什么”作为热身活动,让所有的参加者必须迅速的找到另一个人,两人的某个部位粘在一起。在考验同学们反映速度的同时也制造一些快乐元素让大家把气氛活跃起来,进而打破彼此的距离感,增进亲密度,激发活力。然后请一名成员坐在小组的中央,其他任人轮流说对他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