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docx
PAGE
1-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
一、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概述
(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是地铁车站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地下结构的安全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合理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地铁车站的施工进度和运营安全。基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支护桩、地下连续墙、锚杆、支撑等,这些结构共同作用,有效地抵抗土体的侧向压力,防止基坑坍塌。
(2)施工前,需对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技术要求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确保围护结构的合理设计。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基坑的深度、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地下管线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围护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此外,还要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主要包括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锚杆施工、支撑施工等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要素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同时,要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层分布等,为设计提供准确依据。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建筑物、地下管线、交通状况等,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在施工准备阶段,需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质量标准等。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此外,还需组织材料、设备、施工机具的采购和进场,确保施工所需资源充足。
(3)施工前,还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场地符合要求。对施工区域的临时设施进行搭建,如办公室、宿舍、食堂等,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
(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支护桩的施工。以某地铁车站为例,该车站基坑深度达20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支撑体系相结合的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采用双槽施工法,槽深3米,墙体厚度800毫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1000以内,墙体接缝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2)支护桩施工完成后,进入支撑体系安装阶段。以某地铁站为例,该站采用钢支撑,支撑间距为1.5米,支撑长度为4米。在支撑安装过程中,确保支撑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偏差均不大于1%。安装完成后,对支撑体系进行预紧,预紧力达到设计值的70%。
(3)在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还要关注防水层的施工。以某地铁车站为例,该站采用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相结合的防水体系。防水涂料厚度为2毫米,防水卷材宽度为1.5米。施工过程中,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9%。此外,对施工后的围护结构进行沉降观测,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观测数据显示,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沉降量为15毫米,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后的维护与管理
(1)施工完成后,基坑围护结构的维护与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对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墙体位移、沉降、裂缝等情况的监测。以某地铁车站为例,施工完成后,每月进行一次围护结构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墙体位移和沉降均在允许范围内。
(2)同时,对防水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防水效果。在雨季来临前,对防水层进行特别检查,发现破损或渗漏及时进行修补。例如,在另一地铁站施工完成后,每年雨季前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修补了10处破损点,有效避免了地下水渗漏问题。
(3)此外,对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受力均匀,防止出现变形或损坏。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在施工完成后,每季度对支撑体系进行检查,发现1处支撑变形,及时进行了加固处理。通过有效的维护与管理,确保了围护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