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心中的110-有点警惕性(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9心中的110-有点警惕性(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9心中的110-有点警惕性(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本节课围绕“警惕性”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学会如何防范和应对危险情况。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安全常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教材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对安全隐患,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识别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详细列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家中、学校、公共场所等常见的安全隐患,如电器使用不当、楼梯扶手松动、陌生人接触等。
-举例解释:例如,通过展示“电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触电”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掌握应对安全隐患的具体方法。
-详细列明:学生在面对安全隐患时,能够迅速判断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举例解释:如面对陌生人求助,学生需学会判断求助的真实性,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并寻求成人帮助。此外,面对火灾等紧急情况,学生需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或逃生。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课堂阅读和活动开展。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家庭安全、校园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的案例,以增强直观性和互动性。
3.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同时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演示安全器材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的情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2.回顾旧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安全知识,如交通规则、饮食卫生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二、新课呈现(约25分钟)
1.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心中的110-有点警惕性”这一主题,强调在遇到危险情况时,保持警惕性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如陌生人的求助、火灾逃生等,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应如何保持警惕性。
3.互动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情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1.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如遇到陌生人求助时的应对方法。
2.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应对技巧。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持警惕性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教师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针对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场景,思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六、教学反思(约5分钟)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安全教育书籍:推荐《儿童安全知识手册》、《家庭安全指南》等书籍,这些书籍内容丰富,适合学生阅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视频:搜集一些安全教育相关的视频,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等,这些视频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游戏: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一些与安全教育相关的互动游戏,如“交通安全大闯关”、“消防逃生模拟”等,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安全知识。
2.拓展建议:
-家庭安全演练:建议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家庭安全演练,如模拟火灾逃生、地震避难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
-社区安全探索: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安全活动,如参观消防队、警察局,了解社区安全工作,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安全主题绘画:引导学生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安全的理解和感悟。
-安全日记: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安全日记,记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自己的应对措施,不断积累安全经验。
-安全小讲师:选拔学生担任安全小讲师,让他们向其他同学讲解安全知识,通过讲解加深自己的理解,同时锻炼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