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乐清中学课程方案第7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2 -乐清中学课程建设方案一、学校概况 HYPERLINK /view/4135456.htm \t _blank 浙江省乐清中学地处雁荡山麓东海之滨、温州模式发祥地的千年古县乐清,创建于1939年,已有75年办学历史。1981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96年,经省教委评估,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55个,学生2160人,?教职工210人。1.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自创校伊始,一直秉持自主办学的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创新;一直注重师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师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一直重视学生兴趣小组建设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实践能力。 1950-60年代,学校秉承勤俭办学的作风,积极开办畜牧场、南草垟农场、丹霞山开辟菜园,开展“劳卫制”活动, 1957年获教育部等颁发的“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开设的“政治课社会实践”课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进入21世纪,学校锐意改革,2006年成为省课程改革样本学校,2012年成为省高中深化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学校积极践行自主发展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未来社会的创新性人才,办学特色日益显现。2.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校园占地32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教育设施:科技楼、实验楼和教学楼,美术、音乐、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功能教室、心理辅导中心、南怀瑾国学馆、启航科技创新教育研究所、10余亩供学生学农的农业园地、图书资料中心、占地110亩的体育运动场馆等众多的硬件设施构成了丰富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了条件。现有教职工198名,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温州乐清两级名师 9人,温州市级三个层次骨干教师 41人,教授级、高级教师93人,充足而优质的师资队伍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关怀。3.较为优秀的生源条件乐清中学每年在乐清市初中毕业生中所招的考生层次显示,入校学生基本上处于乐清市中考学生前端的10%左右。整体学风较为浓郁,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由于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区域内义务教育不均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生源组成:2012年开始面向乐清市招生20个班800名学生,其中第一批录取334人、定向分配生334人、择校生132人(逐年减少)。定向生生源质量差距较大,许多学生中考成绩在2000名之外。学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生中经商意识较浓厚,但父辈们敢为天下先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现在的孩子身上逐渐淡去。4.课程建设的主要历程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创建了“乐清中学校本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和“乐清中学校本课程指导书”,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等,校本课程结构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开发了《刑法理论与模拟法庭》等36门校本课程。1999年度浙江省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获浙江省第二届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省教育厅,2000)。2006年省高中课程改革中,开发并开设40多门选修课程,实施选课走班教学。编印并出版了《研究性学习教师手册》和《研究性学习学生手册》,学生研究成果每年汇编成册。ⅠB自选模块和体育按项目选课等走班教学的实施和管理被温州市教育局推广观摩(2007年温州市普高推进课程改革现场会在乐清中学举行)。在课程开发、走班教学、管理和学分认定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2012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借助这一发展平台,学校在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引下,规划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保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阶段,学校根据自身特长、发挥自身优势、激活各方潜能,基本形成了基于学生自主选择基础上的具有乐中特色的课程运作路径。二、办学理念和目标1.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学校倡导把班级活动、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归还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主体的选择性和体验性,强调教师和学校的专业指导和服务。自主发展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规则)、生涯规划(目标和计划)、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自主体验式德育、自主实效性课堂、自主性评价、教师专业指导。并在三个年级构建侧重点不同但具有递进关系的教育活动,高一主动适应;高二不断超越;高三成就自我。2.办学定位:把乐清中学建设成为一所全体师生拥有充分自主发展机会,凸现“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人”的育人特色,探索和实践富于个性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自主发展教育体系和“创造性人格”育人模式的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级中学。3.培养目标通过践行自主发展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未来社会的创新性人才。所谓人的自主发展,就是意味着发展不再是外力驱使的结果,而是每一个真实具体的个人,基于人格的独立和平等,在遵守理性规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