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大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门人才。
1、硕士学位
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 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二、学制
1、硕、博连读和直博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5-6年;
2、分阶段培养的博士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术型硕士生学制为3年;
三、研究方向
物理电子学:
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纳电子学;
纳米结构光电子学;
高温/高功率半导体电子学;
固体量子信息学;
电磁波吸收材料;
光电子器件物理与技术;
电磁薄膜器件物理与技术;
高频磁性材料与器件。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新型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
(2)信息电子器件与技术;
(3)量子信息学;
(4)计算机辅助设计;
(5)硅基发光材料与光电子集成;
(6)纳米半导体与纳米光电子学;
(7)聚合物半导体及其应用;
(8)低维半导体量子结构与器件;
(9)智能化测试仪表;
(10)微机控制工程;
(11)微(纳)电子学与半导体物理。
课程设置:
(一)硕士生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英语 (4学分)
(以上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1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学分)
(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18个学时)
B类:
电子信息前沿 (2学分)
(以上必修)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学分)
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 (3学分)
高等半导体物理 (3学分)
(以上3门选修2门)
C类:
微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前沿介绍 (2学分)
并行计算 (3学分)
半导体量子物理学 (2学分)
SoC设计方法 (3学分)
D类:
集成电路工艺、器件及表征 (2学分)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3学分)
有机电子学 (2学分)
自旋电子学概论 (2学分)
宽禁带半导体 (2学分)
功能薄膜基础 (2学分)
(二)博士生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注】:博士研究生不专门开设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选修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
针对每位博士生的培养设立专门的导师指导小组,“学位论文为主,课程为辅”。博士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应完成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中期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硕士生采用专业指导小组的形式,以课程为主,论文为辅。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A类、B类和大部分C类、D类课程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初完成选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3、学分要求:
一般为32学分,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包括本科课程3-4门约6-8学分)。其中A类为8学分;B类:3门为8学分,C类2-3门共6-8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在D类课程中,原则上要求理工科硕士生跨二级或一级学科选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