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酸奶实验报告(共9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做酸奶实验报告(共9篇)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乳制品工艺学实验 实验报告单学科科学实验名称做酸奶 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 乳制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酸奶制作实验 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目的: 1.了解酸奶制作的一般工艺。 2.掌握酸奶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的具体作用以及发酵条件。 实验原理: 利用乳酸菌能够在合适的温度下在鲜奶中发酵产生乳酸,从而使牛奶变酸变浓的作用,用鲜奶、乳酸菌进行发酵,获得酸奶。 实验材料、仪器: 材料:鲜奶、低温保藏的酸奶、白砂糖。 仪器:电炉、小烧杯×4、滤菌膜×4、橡皮筋×4、超净台、天平、微量移液器、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冰箱。 实验步骤: 1.将小烧杯洗净,罩上滤菌膜,并用橡皮筋固定,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 2.在已灭菌的小烧杯中加入50mL鲜奶,并分别加入0%、3%、5%、8%白砂糖。 3.将烧杯中的鲜奶与白砂糖混合均匀,置于电炉上加热,保持煮沸10min。 4.加热后的小烧杯移至超净台中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用微量移液器向每个小烧杯中加入低温保存的酸奶3mL,接种后的小烧杯重新用滤菌膜封口。 5.将小烧杯放入恒温培养箱37℃培养6h,然后转移到冰箱4℃进行后熟发酵,时间24h。 实验结果: 加糖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风味,其中加入5%白砂糖的酸奶味道最好。 酸奶实验报告原料:纯牛奶500ml,原味酸奶125ml 工具:带盖瓷杯、勺子、微波炉 制作方法: 1.将瓷杯、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开10分钟消毒 2.将杯子取出倒入牛奶,将牛奶放入微波炉加热,以手模杯壁不烫手为度。 如果是塑料袋装的牛奶,最好煮开后晾至不烫手,再做下一步。 3.在温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搅拌均匀,盖盖。 4.将电饭锅断电,锅中的热水倒掉,将瓷杯放入电饭锅,盖好电饭锅盖,上面用干净的毛巾或其他保温物品覆盖,利用锅中余热进行发酵。 8-10小时后,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状,表面洁白光滑,没有乳清析出,闻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欢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不可在发酵前放糖。 自制酸奶由于不能密封,所以储存时间也要比市场上卖的时间短,放在冰箱里只可以储存2-3天,随做随喝更好 注意事项: 1.所用菌种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2.牛奶加热的温度如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发酵失 败,如温度过低又会造成发酵缓慢,以摸着不烫手为度。 3.不可用电饭锅的保温档进行发酵,因为保温的温度过高,保温发酵时,电饭锅必须断电。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气上发酵。 4.发酵容器用带盖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被子质量不过关的话,加热消毒时容易变形。盖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更有利于发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加热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不适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菌种酸奶因为质量不稳定偶尔也会造成发酵失败。 酸奶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酸奶加工的基本原理,学习酸奶简易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酸奶是经乳酸发酵的乳制品,它以鲜奶为原料,经灭菌后,接种乳酸菌类发酵而成。由于乳酸菌利用了乳中的乳糖生成乳酸,升高了奶的酸度,当酸度达到蛋白质等电点时,酪蛋白因酸而凝固即成酸奶。 三、实验器材: 1菌种:酸奶 2培养基:鲜奶 3其他:发酵瓶、试管、移液管、小碗等 四、实验方法:酸奶制作 1料奶的质量:要求优质合格新牛奶或新鲜优质脱脂奶粉。2加糖:新鲜优质鲜奶加5-6%蔗糖。 3装瓶:在250ml的发酵瓶中装入牛乳200ml。装好后封口。4消毒:将装有牛乳的发酵瓶置于95°C水浴中消毒5min即可。5冷却:将已消毒过的牛奶冷却至40°C。 6接种:以3-5%接种量将市售乳接种入冷却至40°C的牛奶中,并充分混匀。 7前发酵:把接种的发酵瓶置于40-45°C温箱中培养4h。 8后发酵:酸乳在形成凝块后应在4-7°C的低温下保持24h以上,以获得酸乳的特有风味和较好的口感。 9品味:酸乳质量评定以品尝为标准,通常有凝块状态、表层光洁度、酸度及香味等数项指标,品尝时若有异味就可判定为酸乳污染了杂菌。 五、品尝 所制作的酸奶没有凝块,表层光洁度优良,味道不酸,开瓶有酸奶香味。 酸奶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对酸奶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在生产现场将科学的原理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