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培优】.docx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在弹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强一些,可以(??)。
A.换新吉他?????B.用的力气大一些?????C.调节弦的松紧度
2.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
A.声音?????B.振动?????C.音质
3.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B.不用分工合作,看着同学完成就可以了?????C.钢尺的一端要用力压住
4.下面声音听上去能使人心情愉悦的是(?)。
A.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声?????B.演奏乐器的声音?????C.集贸市场的喧哗声
5.小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琴,如图:用相同大小的力从细弦到粗弦依次弹拨,声音的变化是(??)。
A.从低到高?????B.从高到低?????C.从弱到强
6.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产生,主要原因是(??)。
A.琴弦还在振动?????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C.空气能传播声音
7.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调松琴弦?????B.调紧琴弦?????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8.下列物质中,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最快。
A.铁轨????B.大海????C.空气
9.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A.强?????B.弱?????C.没有变化
10.声音传播的特点有(?)。
A.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能在各种物体中传播??????C.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
1.(???)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2.将一根皮筋绷在纸盒上,绷得越紧,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绷得越松,振动发出的声音越(???)。(选填“高”或“低”)
3.声音以(???)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声音就停止了。
5.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它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它发出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6.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拉得越松,声音越(???)。(选填“高”或“低”)
7.用不同的力量击打同一支音叉,轻轻击打时声音(???),重重击打时声音(???)。(选填“强”或“弱”)
8.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9.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并快速振动,产生(???)。
10.声带越紧,声音越(???)。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20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风声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2.拨动橡皮筋能发出声音。(??)
3.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强。(?)
4.为了防止琴弦松脱,琴弦调得越紧越好。(??)
5.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没有发生变化。(??)
6.音叉发声时看起来没有运动,所以音叉发声时不振动。(?)
7.当雨落入水中,水纹呈波形散开这是我们可以听到“滴答”声。这说明声音是以水波为载体传入我们耳朵的。(??)
8.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9.声音不能在行驶的客车里传播。(??)
10.我们周围的声音有的低沉浑厚,有的清脆悦耳。(??)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
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2.为什么女生的音高比男生高?
3.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
4.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5.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
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
1.用三个塑料袋分别装上沙子、水和空气封口,将三个塑料袋分别放在桌子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塑料袋上,捂住另一只耳朵。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击桌面。请分析隔着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