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和梦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今,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轮廓越来越明晰。
2009年5月,在山东省内城商行联合成立“齐鲁银 行”无疾而终后,具有代表意义的齐鲁银行最终花落济 南商行。外界认为,名称的变化或意味着济南在打造区 域金融中心建设上迈出了更加实质的一步,大金融轮 廓愈发明显。
同样,要建区域金融中心,外资银行不能少。经过多 方努力/汇丰济南分行终于开门纳客,成功地弥补了这 一缺憾。2009年7月21日,汇丰银行在内地开设的第 20家城市分行一一汇丰济南分行正式开业,成为首家 在山东省会城市济南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
其实,早在2002年,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就确定, 将济南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当一个地区或一座 城市的前面被冠以“金融中心”这4个字时,它在整个 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自然 也就非同一般。经过几年推动和发展,济南正一步一步 向这个目标靠近。
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 地位正在不断彰显。到2007年的时候,金融业已成为
济南的支柱产业。2008年,金融业对济南税收的贡献排
名第二至
名第二
至2009年6月末,济南全市本外币各项存
款余额6371.4亿元,增长24.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 额6293.3亿元,增长29.8%;存贷款余额及新增量都 稳居全省首位。
早在2006年初,济南市就制定《金融业十一五发 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济南建设成为与区域中心城市相 适应的、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金融中心,基本特 征可概括为“四化三力即达到金融机构多元化、金 融业务市场化、融通资金多样化、营运手段现代化, 具有较强的聚合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初步形成 服务山东,辐射华东、华北的金融管理中心、投融资中 心、金融服务中心。
2007年7月初,济南市首度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 把金融业列为优先发展的行列。并发布《关于进一步 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扶持银行业发 展的具体政策。
2008年4月2日,济南市再度召开服务业发展工作 会议,出台了《济南市2008 — 2010服务业发展实施纲 要》。依据《纲要》,到201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将达 到260亿元,年均增长20%。
济南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颇多。以黄河中下 游为轴线,沪宁以北、京津以南、西安以东的合围区域 内,济南市相对于其他大中城市金融资源更为丰富。
与青岛、郑州、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存款余额平均 高出700亿元,贷款余额高出1100亿元,企业获取资金 的便捷程度最高,外地贷款余额的比重已经超过30%。 这背后的潜台词是,金融业的极大发展使得济南对全 省的经济辐射能力和金融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由此,各金融机构山东区域总部大都落户济南、并 作为其拓展区域业务的基地。目前,济南初步建立起了 以数量众多的各类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市场 主体、行业协会为自律组织的功能齐全的金融组织体 系。国家“一行三会”的区域性分支机构先后在济南 设立。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除了南京和杭州以外,济南 是拥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多的城市。
金融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度,是衡量金融产业化 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早在2007年,济南金融业增加 值己经上升到济南GDP的6%。当一个行业的增加值 占GDP的5%时,就是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显然,金融 业已成为济南的支柱产业。
不仅如此,金融业对就业的拉动也非常明显。目前 济南已经有4.5万左右的金融从业人员;随着更多金融 机构的进入,金融从业人员总数仍然会大幅度上升。据
了解,每家银行在济南设立区域总部,先期投入资金不 少于1亿元人民币。看看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济南的办 公场所,就能感受到他们对济南经济的直接拉动力量。
随着济南辐射全省和周边的影响开始加大,济南 的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周边,而是全省和环渤海 经济圈。为尽快建设与之匹配的区域金融中心,济南这 两年可谓“动作连连”。当然,济南能否真正成为著名 的区域金融中心,我们还拭目以待。
济南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颇多。以黄河中下 游为轴线,沪宁以北、京津以南、西安以东的合围区域 内,济南市相对于其他大中城市、金融资源更为丰富。
Today, the outline for building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Jina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ear.
As early as May, 2009, after the failure by Shandong commercial banks to jointly establish the Qilu Bank, the Qilu Bank was finally built up by Jinan Commercial Bank. It is be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