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培学习汇报》PPT课件.ppt

发布:2018-06-08约1.58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能障碍与发展障碍 接受教育的目标:追求生活自主,独立生活。 离开学校,即面临高失业率。 了解以终生的观点发展教学模式。 转衔服务 通俗来讲就是一个转变衔接的过程。 医院—学前康复—小学—中学—高中—大学 是互相衔接的。 启智教育的目标:独立、生产力、社区参与(能在正常的环境中生活,能运用社区资源并享受其中的乐趣,能建立亲密的社会关系。) 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磊 微观宏观智障教育 —我与一个自闭症儿童共成长的启示与思考 A完整生命 每天,我们用自己完整的生命去理解另一个完整的生命 A-1故事:情绪 他的情绪如何? 他选择宣泄的方式? 我如何与他共情? 漠视-对抗-禁止-共情 儿童常态情绪(完整理解) 自闭症儿童特征: 缺乏相互性交往; 难以与同龄人发展友谊; 难以理解别人的想法、情绪和动机; 缺乏同理心; 语言发展迟缓或未能发展语言能力; 难以理解别人说话的深层意义; 沉迷于特定的兴趣 情绪调节困难; …… 特征与情绪内在关联? 完整生命 教育是人与人的相遇 每一个在路上的生命都会有无数“问题”伴随其成长 人与人的相遇就是“问题” 在交往中会不断生成新的问题 教育就这样产生 并不断深入对完整生命的理解、相遇的理解就赋予了教育以意义。 B他的世界 每个一个他(她)都有一个属于他(她)自己独立(特)的世界 B-3故事:他爱做的事情(涂鸦……) ? 他的世界 教育一定有个正确的入口 每个生命都拥有一个小世界和一个大世界 教育总是习惯生活在人的大世界中 很难走进那个小小的神秘世界 教育只有不断深入才能真正走进那个小小的世界 并发现原来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个独特的入口 从入口而入 会发现另一个大大的世界 C彼此未知 C-3故事:习惯的左手 问题—假想:左手-右脑-情绪-行为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D-1故事:第三个叫我爸爸的孩子 也许他并不能理解“爸爸”二字的含义,但他却比谁都更能理解“爸爸”最深刻的意义—陪伴 眼神、牵手、拥抱—教育的意义、个人的价值 E悄悄改变 E-2故事:《鱼》 意识觉醒促进认知、观察与绘画能力协调发展 E-3故事:《戴眼镜的爸爸》 E-4故事:毕业典礼的惊喜(谢谢) 教育是一种唤醒,唤的过程是缓慢的,醒有时是突然的,就像种子从土壤里冒出的那一刻,此前你并不会看到它在土壤之下坚韧生长的过程。教育是一种逐渐积淀的过程,是一种缓慢的生长、是一种充满韵律的运动,直到他累积了足够的能量,便会给生命带来惊喜。 ?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 《无声之美》-影响 二、变化趋势与内在转型 2013年智障部与康复部入学评估状况 评估人数:96人 25:42:63 程度加重 8:88 类型多样化 26:70入学年龄提前 96:32学位严重不足(专业能力匮乏) 程度/类型 智障 自闭症 脑瘫 多动症 唐氏综合症 沟通障碍 小计 轻度 9 4 2 1 6 3 25 中度 16 9 5 3 2 7 42 重度 17 5 2 4 6 29 63 小计 42 18 9 8 14 39 A教师转型: 教育对象复杂化—专业挑战 1、身份转变: 听障、视障—智障 资源教师 资源中心(巡回指导教师) 2、专业转型: 学科-复合型-树型 咨询、评估、指导、培训、治疗 个体—团队(大蕴之家) 教师转型案例: 单一学科-跨学科 语文—言语(语言)治疗师 体育—运动(感统)康复师 美术—绘画治疗师 音乐—音乐治疗师 舞蹈—舞蹈(戏剧)治疗师 数学—游戏治疗……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