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df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展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一)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二)现象:“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三)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资本主
本主义市场,瓦解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二、洋务运动
(一)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的入侵)
(二)含义:19世纪60s~90s,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三)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代表哪个阶级就是为了维护那个阶级的利益)
(四)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前期口号自强):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满族):天津机器制造局;
(五)创办民用工业(后期口号自富):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
布局;
(六)筹划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七)4、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八)破产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九)影响:1.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2.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最深远影响);3.一定程
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入侵。4.瓦解了本国的自然经济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原因: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二)人物: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地域:东南沿海
(三)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极弱)、地
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东南沿海)
(四)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五)影响:1、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一)原因:1、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
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二)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五、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黄金时代)(1912~1920)
(一)原因:辛亥革命扫除障碍(根本原因)、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欧
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短暂的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六、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一)1927~1936:发展较快、1937~1945:民族工业萎缩、1945~1949:民族工业绝境
金榜题名1前程似锦
(二)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素:本国封建主义的剥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
的压迫。
【知识框架】
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B
【答案】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
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新生民族资产
阶级队伍的壮大,B选项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
A选项排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
贸易的状况问题,D选项排除。
2.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
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
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