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管理理论的 主要学派 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 一、巴纳德生平和著述 二、巴纳德的主要思想 三、简评 1886年11月7日,巴纳德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平民家庭。 1891年,巴纳德五岁,母亲因病去世。 1904年,进入蒙特赫蒙学校学习。 1906~1909年,在哈佛大学读完了全部经济学课程,但因缺少自然科 学学分未能得到学位。 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统计部工作。 1915年,被晋升为ATT商业工程师。 1922年,担任ATT所属宾西法尼亚贝尔电话公司副总裁助理。 1926年,担任宾西法尼亚贝尔电话公司总裁。 1927年,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裁,这时他41岁。巴纳德担任这个职位长达20年,直到退休。 1938年,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由哈佛大学出版。 1942年,创立联合服务组织(USO),并出任总裁。 1952~1954年,担任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 1948~1952年,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 1961年,巴纳德去世。 一、巴纳德生平和著述 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 巴纳德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它被管理学界誉为经典 1925年:《发展经理人员的能力》 1929年:《组织实践中的业务原则》 1929年:《社会进步中企业利益》 1930年:《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 1936年:《雇主和职业指导》 1938年:《关于经济行为中的非理性》 1939年:《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 1940年:《集体协作》 1945年:《经理人员的教育》 1945年:《伦理和现代组织》 1947年:《工业研究组织的若干方面》 1951年:《科学和组织》 1955年:《企业首先的基本条件》 一、巴纳德生平和著述 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 切斯特巴纳德 二、巴纳德的主要思想 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 巴纳德认为,协作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决定于协作系统的有效性和高能率。他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这些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 在巴纳德看来,个人若欲同他人建立协作关系,就必须处理好相关的社会因素,它们是协作系统得以成立的最基本条件。具体说来,这些社会因素包括五个方面: (1)协作体系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作为协作体系影响对象的个人。 (4)社会目的和协作的有效性。 (5)个人动机和协作的能率。 三、简评 巴纳德以社会科学家高瞻远瞩的眼光来看待组织,又以物理学家的细致态度来分析组织。他把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体系。巴纳德将组织定义为“把两个以上的人的各种活动和力量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体系”。这个定义后来成为关于组织最有名也最有影响的定义。 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著名的管理学家爱尔顿·梅奥在哈佛商学院的课堂上,把巴纳德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管理者的范例。 日本学者占部都美认为:巴纳德是“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但关于现代组织理论,“巴纳德只是开了个头,并不是到此结束,他的理论已由西蒙加以修正和发展。” 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管理学派 一、赫伯特·西蒙的生平简介 二、西蒙的主要思想与经典著作 三、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简评 一、赫伯特·西蒙的生平简介 赫伯特·西蒙(1916——2001),西方管理决策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堪称社会科学的通才,曾经来中国访问和讲学。1916年6月15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1933~1936年,西蒙就读于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并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西蒙在1939~1942年担任了加利福里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的主任,从事地方政府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关于管理决策制定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后来成为他的经典著作《管理行为》(1947)的基础。1942年西蒙担任了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政治系教师,并于1943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学位。在1946~1950年期间他曾任多个政府部门或协会的顾问。1949年西蒙应邀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先是任行政学与心理学教授(1949~1955),后来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终生。西蒙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管理方面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2001年2月9日逝世。 决策管理学派 二、西蒙的主要思想与经典著作 主要思想: 西蒙在管理学上的贡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