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常安全注意事项.doc

发布:2025-02-16约2.5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常安全注意事项

一、用电安全

(一)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切断寝室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脑、充电器等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接线板上的开关;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发生线路故障必须及时报有关维修部门更换或维修,严禁私自更换或维修。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不导电物(如干燥的木棍等)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以防触电。

6、不随意在寝室内更改、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也不要把铁钉等硬物凿入墙面,以防发生电线短路、触电等意外事故。

7、电源接线板不应放在床上,应放在书桌等通风安全处,周围不要有易燃物品,也不要将接线板放在小杂物容易跌入或容易被水侵入的地方,电线不要与床架等金属物接触。接线板上不能接过多电源插头,禁止多个互接。

8、寝室无人情况下必须切断所有电源,尤其是插排,做到“人走断电”,防止发生火灾。

(二)寝室用电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充电器、台灯等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2、有些充电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会造成险情,出门前,请自觉检查一下充电器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长时间外出前务必拔掉所有充电器,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3、要避免在雷雨天气的环境下使用带电物品,易使充电器、电插排等遭受雷击,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要拔下电源插座。

4、插排、充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5、手机、台灯在充电过程中会散发出热量,应注意保持电器所处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不在过高的环境温度下启用,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

6、使用台灯等灯具时,不要在灯罩上或其附近放置易燃物品,如纸片等,容易引起火灾。灯头接触不良、灯头与玻璃壳松动、电气线路破损、接头松动等也可引发火灾。灯具表面温度过高,玻璃壳受热不匀,如果有水珠溅到高热的灯泡上会引起灯泡爆裂,掉下的玻璃碎片或灯丝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或使可燃物起火。

7、手机充电时间过长、边充电边打电话而导致电话机身发热,都属于高危易爆状况物品。

8、不在宿舍里使用劣质电器及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锅、电热杯、热得快、电热褥、取暖器、电烫斗等电热器具。

二、火灾防范

1、蚊香

蚊香它具有很强的阻燃能力,点燃后虽然没有火焰,但能够持续燃烧,温度在700摄氏度左右,如接触可燃物,就会引起燃烧。在宿舍内点蚊香时一定要把其放在不燃的支架上,并远离可燃物,特别要远离蚊帐、衣物、被褥、桌椅,以防人走动或睡觉时,把可燃物碰倒在蚊香上,引发火灾。离开宿舍一定要把蚊香熄灭。

2、充电设备

数码相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剃须刀等电器,由于经常使用需频繁充电,并且每次都要充几个小时。个别人充上电后,转身就去教室上课,甚至放假、外出也不切断电源。由于充电器长时间蓄热,热量又散不出去,就会发生火灾。

3、大功率电器

电炉子、热得快、电热杯、电饭锅等大功率用电器是禁止使用的。这些电热器具功率高,电线超负荷运行,导致电线过热,绝缘皮

员口令。切记与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跑的时候踏稳每一步,努力保持身体平衡。发现有人摔倒,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靠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面壁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若摔倒在地,应保持俯卧姿势,两手紧抱后脑,两肘支撑地面,胸部不要贴地,这是防止踏伤最关键的一招。

(2)公共场所撤退法则

冷静观察,听从指挥;踏稳脚步,与人一致;有人摔倒,大声呼救;摔倒在地,蜷成球形;避免仰卧,以免踏伤。

4、水上安全

(1)戏水安全守则

在开放且有救生人员看守的水域戏水游泳。遵守安全标示。不单独下水,须有人照顾或结伴而游。对水域环境不熟悉时,不随意下水。不要游离岸边太远,泳技差者不要到深水区,以免发生危险。勿在饭后马上游泳。勿在吃药或酒后游泳。不要随意跳水。不穿着牛仔裤或长裤下水。不要倚赖充气式浮具,万一破裂,便无所依靠。自己遇险或抽筋时,应镇静并及早举手呼救或漂浮等待救援。如遇水流,勿逆游与急流搏斗,应顺流斜向游往岸边。体力不佳时,不要逞强下水。有疲乏、眩晕、恶心、四肢抽筋时应立即上岸。见人溺水,须大声呼救。不熟悉救生技术者,不要妄自赴救。

(2)溺水自救措施

大声高呼救命,引起别人注意。尽可能抓住固定的东西,避免被流水卷走或被杂物撞伤。保持冷静,用嘴呼吸,避免呛水。尽可能保存体力,争取更多的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