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线膨胀系数测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
绝大多数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这是由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加剧或减弱造成的。这个性质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中,在机械和仪器的制造中,在材料的加工(如焊接)中,都应考虑到。否则,将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仪表的精度。材料的线膨胀是材料受热膨胀时,在一维方向上的伸长。线胀系数是选用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实验教学目的
1.掌握一种测线膨胀系数的方法;
2.应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教学重难点
1.千分表的读数
2.逐差法处理数据
三、实验仪器与用具
固体线膨胀系数测定仪、千分表、直尺
四、实验原理 固体受热后其长度的增加称为线膨胀。经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原长为的物体,受热后其伸长量与其温度的增加量近似成正比,与原长亦成正比,即
式中的比例系数称为固体的线膨胀系数(简称线胀系数)。
为测量线胀系数,我们将材料做成条状或杆状。由(1)式可知,测量出时杆长、受热后温度达时的伸长量和受热前后的温度及,则该材料在(,)温区的线胀系数为: (2)
其物理意义是固体材料在(t1,t2)温区内,温度每升高一度时材料的相对伸长量,其单位为(℃)-1。本实验中采用千分表测微小的线胀量。
五、实验步骤
1、用直尺测出室温下待测金属杆的原长L,测三次求出算术平均值。
2、连接好电缆连接线,将待测金属杆插于加热盘内,调节螺钉,使千分表的指针转动一个微小的角度。
3、打开仪器,设定温度为55摄氏度,开始加热金属杆。
4、从20度开始,即T1 20度,温度依次递增3,且递增7次(依次为23℃、26.0℃、29.0℃、32.0℃、35.0℃、38.0℃、41.0℃),随着温度的上升,千分表开始旋转,当温度稳定后,记下此时的温度值( 23度、 26度、、、、、)及千分表读数(L、L、L、L、L、L、L)。
5、用逐差法求出温度每升高3℃时铜杆的平均伸长量,由(2)式即可求出铜杆在这个温区(如45.0℃)内的线胀系数。
六、数据记录及处理
1、测量铜杆的原长L
测量次数 1 2 3 平均值 L / mm 2、记录对应温度时的千分表读数 20 3、计算得到铜杆的线胀系数
①温度每升高3时,由逐差法处理数据,可得铜杆的平均伸长量为: (mm)
②铜杆在(20 , 41)温区的线胀系数为: 4、误差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