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臂电桥测金属线膨胀系数课件.ppt

发布:2017-09-19约1.1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 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 导体受热,电阻的电阻率不仅会变化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金属电阻的测定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验误差: 金属导热性很强,加热后测量导体的电阻时温度比测定仪测出的温度低。 双臂电桥测金属线膨胀系数 物理C101 赵鹏宇 孙亮赵林飞 一 实验设备 双臂电桥 电阻箱 检流计 电源 滑线变阻器 开关 导线FT-HX-I金属线膨胀系数测定仪等。 二 实验设计思想 固体受热后其长度的增加成为线性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里,原长L的物体,受热后其伸长量△L与其温度的增加量△T近似成正比,与原长L也成正比,即 △L=α△T 试中的比例系数α成为固体的线性膨胀系数,为测量的线性膨胀系数。我们将材料做成杆状。测量出受热前杆长L、受热后温度达到Ti时的伸长量△L和受热前后的温度To,Ti,则该材料在(To,ti)温度区的线性膨胀系数为 a=△L/L(Ti-T0) 线性膨胀系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测量伸长量△L。普通量具是测不准得的,可采用千分表、显微镜、光杠杆放大法、光学干涉法。但这些方法要求较高,故我们采用了测量其双臂桥测量电阻变化的方法倒过来求其△L R=PL/S P=Po(1+βTi) 其中β为电阻温度系数0.4%,Po为零度时铜的电阻系数,P为Ti温度时的电阻 a=△L/L(Ti-T0) L=RS/P Li=RiSi/Po(1+βTi) 由于半径R改变很小,△S可以忽 略不计即S=Si) a= (RiSi/Po(1+βTi) - RS/P)/△T 三 实验步骤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导体的长度记录下来。 (2) 将一段圆形质地较软的导体(如铜电阻,把电阻的电压端接在电桥的P1,P2接线柱上,电流端接在电桥的C1,C2接线柱上。 (3)调节检流计指针在“零”位置,再将灵敏度调到最低位置。 (4) 测量电阻值时,调节顺序是在先粗调后细调,即先找倍率,再调节步进读数旋钮和滑线盘,直至电桥平衡并适当增加检流计灵敏度,Rx=倍率读数×(步进读数+滑线盘读数)测出待测电阻阻值,记录数据。 (5)打开实验仪电源,旋转“温度指示转换开关”指向“定温度档”,调节旋钮使数字表显示所需温度值Ti,打开加热开关,预热一段时间后,在细调设定温度至所需。 (6)观察温度变化,直至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的某一温度值Ti为止。让后测定该温度下的电阻值Ri。并依据公式求出Li。 (7)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其他温度的电阻值。 注意;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较大时,在测量过程中通电 时间应尽量短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