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2O08年第 1期 经济经纬 ECONOMICSURVEY No.12008
动态偏离 一份额分析法在 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
摘 要:作者在传统静态的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化思想,把研究期的时间纬度进行了拓展,不仅揭示了各分量
因素对增长总量的贡献,而且还展现了各分量因素在不同时间发展变化程度的差异。对西部 12省市的应用分析表明动态偏离
一 份额分析法既能揭示不同工业行业部门的变化特征,又能量化分析不同年份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和贡献率,因此有助于更客
观地分析工业行业结构的优劣,正确评价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强弱,从而为区域工业结构调整提出科学的依据和方向。
关键词:动态偏离一份额分析;静态偏离一份额分析;区域经济;竞争力
基金项 目: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资助项 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袁晓玲(1964一),女,陕西周至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张宝山
(1981一),男 ,山东济南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1-0055-04
收稿 日期:2007—10—21
析中结合空间结构,考虑到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 ,并且推
一 、 文献综述
演了20种含空间结构和不含空间结构的区域增长分解公式;
偏离一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Analysis)最初由美 国经 姚芳等 (2007)通过修正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指标,解决了采
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后经 Per- 用偏离 一份额分析法来研究国家层面的经济问题时,需要将
loft,Dunn,Lampard,Muth(1960)等学者总结并逐步完善 ,20 其置于一个更大的世界区域内的问题。
世纪80年代初由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 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周
的形式。 起业 刘再兴(1989)、崔功豪(1999)对该方法都有很详细的
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是将一个特定区域在某一时期经济总 介绍。此后 ,偏离 一份额分析法在我国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
量的变动分为三个分量 ,即份额分量 (thenationalgrowth 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仅仅是将传统的静态模型应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 (theindustrialmixeffect)和竞争力偏离 用于一个特定区域、特定的产业部 门中 。虽然史春云等
分量 (thecompetitive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 (2007)年将国外偏离 一份额分析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以研究
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 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 述评的形式介绍到了国内,但是对这些模型的应用检验在国
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 内文献中尚不多见。因此 ,本文在推导动态偏离 一份额分析
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最常 法模型的同时,选取西部 12省市为研究区域,以中国作为背
采用的变量是就业人数 ,通常应用于对制造业各部门增长的 景区域进行应用分析。
比较研究 (Hellman(1976)、LedeburMoomaw(1983)、Barff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