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第6章经济效果的动态分析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算结果NPV0,说明试算的折现率偏小,应加大,试用12%代入公式再计算 NPV(12%)=39 这时的NPV值为39,刚好略大于零,再增大折现率不超过3%,取15%: NPV(15%)=-106 此次试算为负值(NPV0),可见,该内部收益率必在12%与15%之间,用直线内插法求解IRR的近似值,将以上2个NPV值代入公式得: IRR=12%+39/(39+-106)×(15%-12%)=12.8% 三、对内部收益率法的几点讨论 1、收益率的多解和无解; (1)当数学上有不止一个解时,称现金流量有多根收益率 (2)当无解时,称现金流量有不确定的收益率 (3)实践中,那些有多根或无解的投资方案往往是一些经济上吸引力不大(净现值较小)的方案。因而,即使舍弃这些方案也不致造成大的决策事务 2;投资形态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P34 (1)常规投资与非常规投资 (2)纯投资与混合投资 第五节:外部收益率法(ERR) 一、外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外部收益率假设项目所有的净收益均按基准贴现率再投资,直到项目年限结束为止。 n n ∑Ct(P/F,i,t)(F/P,e,n)=∑Rt(F/P,i,n-t) t=0 t=0 Ct——第t年的净支出 Rt——第t年的净收入 n——项目寿命年限 i——基准贴现率 外部收益率的经济意义:把一笔资金Ct投资于某一项目,在经济上无异于将这笔资金存入一个利率为e,而且以复利计息的银行中所获得的价值。 用外部收益率评价方案时,当e=i时项目可行,当e=i,项目不可行。 二、外部收益率讨论 1、两个显著的特点 (1)可以直接而不必用试差法求解; (2)不会出现多根 2、不足之处:不能反应项目的额外收益率。 第六节:动态投资回收期法(TD) 一、含义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从初始投资起到累计获得的净收益达到全部投资额为止所需的时间。 用动态投资回收期指标评价方案更切合实际、更科学,投资决策更准确,风险也更小。 二、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1):每年净收益不相同的情况 n -j P=∑Fj(1+i0) j=0 计算公式(2):每年净收益相同的情况 lgA-lg(A-P×i0) TD= lg(1+i0) P——初始投资额 A——年收益 i0——基准收益率 例:某投资项目一次性投资2000万元,每年的净收益为300万元,求动态投资回收期。(基准投资收益率10%) 解:因为该投资收入是等额的,所以: lg300-lg(300-2000×10%) TD = = 11.5年 lg(1+10%) 把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出来之后,与标准投资回收期比较,作为评价方案依据。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方案是可行的。 作为多方案的比选,则动态回收期短的方案是较优方案,因为在设计方案时,大多数数据来自预测、估计,时间愈长,不可预测因素越多,准确性就愈差,投资风险越大。因此,很快就回收投资的方案风险最小,是较优方案。 第七节:追加投资的动态评价 追加投资的评价选优是假设两个投资额不同的方案,将投资额大的方案现金流量减去投资额小的方案现金流量,多出的这部分投资额看作是一种追加投资或增量的投资,然后计算这部分增量投资的内部收益率或净现值,由于这种假设将两个现金流量合作一个现金流量处理,这样计算出的收益率或净现值,NPV=0,IRRi0,则说明追加这部分投资(增量投资)值得,也说明投资额大的方案是较优方案。 一、追加投资的内部收益率 追加投资内部收益率就是两个比选方案净现值差额等于零的折现率,也可以说就是两个方案现金流量之差的内部收益率,用符号i*表示。 追加投资内部收益率i* i0,投资较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反之,投资较小的方案是较优方案。 追加投资内部收益率只能用来对比两个方案优劣,不能判断是否可行,可能两个方案都可行,也可能两个方案都不可行,因此,在应用时,要先论证较小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即看其NPV是否大于零,IRR是否大于i0),在较小方案可行的前提下,再用追加投资收益率来选择最优方案。其选优步骤如下: (1)将各投资方案按投资额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2)论证最小投资方案的可行性,首先计算内部收益率IRR,判断其是否可行,如IRR i0即可行,如IRR i0即该最小投资方案不可行,淘汰该方案,再计算较小投资额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