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普通外科护理常规普外科护理常规.doc

发布:2017-01-04约1.22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 (病房护士负责) 一、手术前护理 (一) 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态。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3.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4.评估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 护理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 帮助患者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可利用图片资料、宣传手册、录音、录像或小讲课等多种形式介绍 有关手术知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 3. 告知患者手术的重要性,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 4. 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体位训练等。 5. 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6. 做好身份识别标识,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 (三) 指导要点 1.呼吸功能训练 根据手术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床上排泄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便器。 3.体位训练 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需要;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4.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5.肢体功能训练 做好对手术部位肢体摆放方式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二、手术中护理 (手术室护士负责) (一) 评估要点 1.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评估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情况。 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情况、物品带入情况等。 3.术中评估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皮肤受压情况。 4. 评估手术需要的物品并将其合理摆放。 5.评估手术间的消毒隔离方法。 (二) 护理要点 1.护士常规检查手术室环境,保证所有电源、仪器、接线板、吸引器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器设备按规范化布局放置到位。 2. 运用两种及以上的方法进行患者手术信息的核对,同时对患者意识和全身状况以及患者带入物品进行评估并记录;通过交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3.根据不同的手术,准备适合于患者的手术辅助设备、器械和辅料,按规范化布局进行各类仪器的摆放。 4.连接各仪器,使其处于功能状态。建立静脉通路,在实施争取体位的同时,确保静脉通路、尿管等各类引流管的通畅及电刀负极板的安全放置。 5.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确认患者身份。 6.手术体位的安置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共同完成,注意做好患者隐私的保护。 7. 手术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暖措施。 8. 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9. 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医师做好各种并发症及紧急情况的抢救工作。 10. 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按照物品清点制度要求,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后、术毕共同查对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数目无误并准确记录,术中如有添加及时记录。 11. 患者出手术室前需再次评估,保证各种引流管正确连接、固定牢固、引流通畅,伤口有无渗血,包扎是否妥当、受压皮肤是否完好。 (三) 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手术间的坏境,了解手术过程。 (四) 注意事项 1.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2. 体位安置安全合理,防止坠床或损伤;保护患者受压皮肤,避免压疮的发生,做好交班记录。 常用麻醉后病人护理 一、全身麻醉 (一) 评估要点 1.监测血压、脉博、呼吸,每30~60分钟一次,直至清醒和血压平稳。 2.观察伤口出血,渗血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固定。观察皮肤颜色。 (二) 护理要点 1.立即执行手术后医嘱。 2.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如有缺氧,呼吸困难,立即给氧,并报告医师。 3.病人清醒后,鼓励咳嗽,深呼吸,痰粘稠不易咳出时,雾化吸入。 4.病人躁动,落实保护措施,防止静脉针头及引流管脱出,保证输液通畅,防止坠床。 (三) 指导要点 注意保暖,防暑、防止着凉及烫伤,避免过度出汗。 二、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