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肺 炎 链 球 菌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 肺炎链球菌属链球菌科,链球菌属。
•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寄生于人类上呼吸 道,多数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获得 新血清型时可引起侵袭性疾病,是社区获得 性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脓毒血 症等的主要致病菌。
形态结构
G+ ,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成链状。有荚膜,无鞭毛,
不形成芽胞。
. 肺炎链球菌致病是由于含有高
. 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不 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 空洞。
发病机制
• (1)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毒 力因子。
• (2)肺炎链球菌溶素:能溶解多种细胞,有助于细菌 定植;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吞噬作用;诱导NO 的产生,参与败血性休克的发病等。
• (3) IgA蛋白酶:能分解黏膜表面的IgA,促进细菌的 黏附与定植。
•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4)磷壁酸:有助于细菌黏附肺上皮细胞或血管内皮 细胞表面,特别是磷酰胆碱修饰的磷壁酸,既作为黏附素, 又作为重要的炎症刺激物。此外,还可活化补体,诱导炎 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败血性休克的发病。
【肺炎链球菌的抗原结构】
• 1.荚膜多糖抗原
• 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特性,肺炎链球菌可分为46个血清群, 90个血 清型,其中有20余型可致病。某些血清型之间,或与其他细菌之间可 能有交叉反应。例如肺炎链球菌3型与8型间, 3型和8型与大肠埃希菌 K87抗原间有共同抗原。成人致病菌多属1-9及12型,第3型毒力最强。
• 2.菌体抗原
• (1) C多糖:是群特异性抗原,存在于细胞壁,所有菌株共有。 C 多糖可被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沉淀,故可用C多糖来测定CRP,对活 动性风湿热等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 (2)蛋白:细胞壁含数百种蛋白抗原。例如, M蛋白是型特异
抗原,类似A群链球菌的M蛋白,但与细菌毒力无关;与毒力有关的 包括胆碱结合蛋白和IgA蛋白酶等。
较弱,加热56℃ ,20min即死亡。
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3% 石炭酸或0.1%升汞溶液中1~2min死亡。有 荚膜菌株抗干燥力较强,在干燥痰液中可 存活1~2个月。一般对抗生素敏感,但已有 耐药菌株形成。
抵抗力特点
• 标本采集
• 痰、脓液、血液等。
• 1. 直接涂片
• 革兰氏色染色,荚膜染色
• 2. 分离培养。
• ① 胆汁溶菌试验。
• ② 菊糖发酵。
• ③ Optochin试验。
• 3. 小鼠毒力试验
• 有毒力的菌株,接种后12-36h,死亡。
微生物学检验
.
. 抗生素的应用
. 青霉素自从问世来就成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 染的首选药物,因为疗效明确,人们曾对肺炎链 球菌感染报非常乐观的态度。但是,自从1967年 首例分离出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至今,耐青 霉素肺炎链球菌的高发率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尤 其在亚洲,。因此,控制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是 临床上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年来 耐药监测结果提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 不断增加,但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肺炎链球菌肺 炎的有效率却远远高于体外监测的预计值。
青霉素类药物
•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药物。细胞
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多层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它从各个
方向广泛地相互交叉连接以维持细胞壁的韧性。青霉素结
合蛋白(PBP)是肺炎链球菌(SP)细胞壁上具有重要功能的
酶,这些酶具有转肽和/或转糖基的活性,是细菌胞壁质
合成终末阶段肽聚糖交联和延长所必需的。 β- 内酰胺类抗
生素与PBP有较高亲和力。由于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基本
结构是件β- 内酰胺环,其分子构型与PBP底物粘肽五肽侧
链的D一丙氨酞一D丙氨酸末端极为相似,因此能与靶分
子PBP的活性中心(活化丝氨酸位点)共价结合,继而丝氨
酸残基发生酰化,形成青霉素一酶复合物,阻碍这些酶的
转肽、转糖基作用,从而阻碍胞壁质肽聚糖的合成和改建,
使细胞壁的形态和韧性不能维持,无法承受细胞内部高浓
度离子、代谢产物和大分子等产生的高渗透压,菌体破裂、
原生质流失致细菌死亡。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头胞噻肟
等广谱头胞菌素类不诱导SP溶解,而青霉素类能诱导SP
溶解并迅速将其杀灭。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