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内分泌.ppt

发布:2016-10-28约字共1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①被膜 ②皮质 ③髓质 ① ② ③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皮质激素的种类、运输和灭活  1 种类 肾上腺皮质由三层上皮细胞组成,从外向内依次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网状带:性皮质激素(少量的雄性激素和微量的雌二醇,亦可分泌皮质醇)    这三类激素都是固醇衍生物,故统称为类固醇激素。 球状带 束状带 网状带 胆固醇酯 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 胆固醇转 运蛋白 进入线粒体 胆固醇侧 链裂解酶 孕烯醇酮 线粒体和滑面内 质网不同酶系 各种皮质激素 2 运输  皮质醇:与血中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白蛋白结合,其中以与CBG结合为主。血液中仅存在少量游离型皮质醇。 CBG对皮质醇的转运起“储备”的作用,游离的激素对细胞、组织发挥激素的生物效应。   醛固酮:与血中白蛋白及CBG结合很少,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和运输。   性激素:与其专一的结合蛋白结合后在血中运输。 3 灭活 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灭活的主要场所是肝脏,代谢产物从肾排出。 (二)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血糖浓度↑ 1 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1) 糖: 促进肝糖原异生 抑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 (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 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时,可出现糖原减少和低血糖;分泌过多则血糖升高,甚至能引起类固醇性糖尿。 (2) 蛋白质: 促进肝外组织(特别肌肉) 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   皮质醇分泌过多,则会引起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骨质疏松,淋巴组织萎缩及创口愈合延缓等现象 。 (3) 脂肪: 促进脂肪的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氧化过程,有利于糖异生。 皮质醇分泌过多,动员脂肪重新分布→ “向心性肥胖”(Cushing综合征)。满月病。 库兴氏综合症 2 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 (1) 血细胞: 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血小板↑。当糖皮质激素增多时,病人红细胞↑,加上皮肤菲薄,常有多血质外貌。 能抑制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淋巴细胞↓。 通过促进附着血管壁的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性粒细胞↑。 通过增加肺和脾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贮留→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2) 胃粘膜屏障: 糖皮质激素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粘液分泌,加速胃上皮细胞脱落。 胃病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以防诱发或加剧胃溃疡。 (3) 心血管系统: 糖皮质激素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作用),有利于提高血管的紧张性和维持血压。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血浆滤出,有利于维持血容量。 糖皮质激素对离体心脏有加强作用,对在体心脏的作用不明显。 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可出现低血压。 3 对水盐代谢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类似醛固酮(活性只有醛固酮的1/400);糖皮质激素能降低入球动脉阻力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利于排水。 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肾排水非常缓慢,甚至发生水中毒。 4 抗炎症和抗过敏作用: 糖皮质激素增强白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减少蛋白水解酶进入组织液,减轻对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局部的渗出 + 抑制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抗炎症。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抑制浆细胞抗体的生成和组胺的生成→抗过敏。 5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小量糖皮质激素引起欣快感,过多时则出现思想不集中,烦燥不安及失眠。 6 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失血、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惊恐等)时: 导致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称为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 而紧急情况(如失血、巨痛)时,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轴活动增强,称为应急反应(emergency reaction)。 在面临有害刺激时,二种反应是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应激反应是以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GH、ADH、PRL、醛固酮等)参与的非特异性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应激反应中的主要作用: ①减少有害介质(缓激肽,蛋白水解酶,前列腺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