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生物123感知信息导学案.doc

发布:2016-11-29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3《感知信息》导学案(第一课时) 年级:七年级 主备人:武晓华 魏进荣 周文荣 审稿:七年级生物备课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技能目标: 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难点:描述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预 习 案 自主学习: 眼的结构和功能 行 课 案 自主探究: 1.眼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物像的?视觉又是如何形成的?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 →角膜、房水、瞳孔→ 折射→ (形成物像)→ →大脑皮层的 中枢→形成 。 2.近视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3.请你试着比较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别 眼球前后径 晶状体凸度 物像在视网膜上的位置 矫 正 近 视 远 视 检 测 案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是在眼球的哪一结构上形成物像的? ( ) A.角膜 B.视网膜 C.视神经 D.大脑的一定区域 2.正常人能够看清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的因为 ( )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角膜的曲度可以调节 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3.以下为某地区中小学生2001年与2009年近视率调查分析表: ( ) 年份 小学阶段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检查 人数 近视 人数 近视 率% 检查 人数 近视 人数 近视 率% 检查 人数 近视 人数 近视 率% 2001 15377 994 6.5 19401 4091 21.1 6483 3370 52.0 2009 24748 2315 9.4 19251 8379 43.5 16767 12131 72.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是先天性疾病,由遗传决定 B.两次调查比较可知,检查人数越多,近视率越高 C.两次调查比较可知,初中生的近视率增加幅度最大 D.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戴凸透镜片的眼镜 4.夏日晴天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1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 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 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5.学校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下面是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0 A.中国人的“黑眼珠”主要是由①虹膜决定的 B.通过调节②瞳孔大小可以使自己在明、暗处都能看 清物体 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曲度 过大,造成近视 D.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⑥视网膜 6.下列各项中,与预防近视无关的是( ) A.不在晚上读书写字 B。读、写姿势正确 C.看书小时后远眺几分钟 D。认真做眼保健操 7.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球结构会发生变化而导致近视眼。以下属于近视眼成因的是( ) A.眼球前后径过短 B.眼球前后径过长 C.晶状体曲度过小 D.晶状体曲度过大 8.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高选60%,居世界首位,并且还以每年1O%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图5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近视患者看不清____处的物体,可以配戴装有 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①】 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结构[①]的名称是 。 (3)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 用的结构主要是【 】 。 (4)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 球结构是【 】 该结构上的一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到 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 (5)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请列出两项预防近视的措施。 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