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六章.doc

发布:2016-05-24约7.14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中级经济基础讲义 第六章 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一、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和国内生产总值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国民总收入(GNI),即过去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GNI):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两者不同之处:   (1)国民总收入(GNI)=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2)国民总收入(GNI)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例题1·多选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   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   C.产品形态   D.支出形态   E.实物形态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例题2·单选题】(2011年)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D.国内生产总值仅具有价值形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不同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国民总收入。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掌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例题·多选题】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 )。   A.支出法   B.生产法   C.市场价格法   D.不变价格法   E.收入法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1)劳动者报酬   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列入劳动者报酬中。   (2)固定资产折旧   (3)生产税净额   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4)营业盈余   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企业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项中。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例题1·多选题】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 )。   A.工资总额         B.福利费   C.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  D.营业盈余   E.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列入劳动者报酬中。   【例题2·单选题】生产税净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 )后的差额。   A.中间投入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补贴   D.营业盈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产税净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例题3·单选题】(2010年)各单位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应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 )和营业盈余。   A.最终消费   B.生产税净额   C.资本形成总额   D.净出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