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1.doc

发布:2017-05-28约3.61万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本部分近五年考情: 年度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合计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7 15 15 7 14 29 2008 15 15 7 14 29 2009 15 15 7 14 29 2010 15 15 7 14 29 2011 15 15 7 14 29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单选题 多选题 合计 2007年 2题2分 1题2分 4分 2008年 2题2分 2题4分 6分 2009年 2题2分 2题4分 6分 2010年 3题3分 2题4分 7分 2011年 3题3分 1题2分 5分 【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内容讲解】 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含义 备注 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 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产品的市场价格 D.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3、产品价格 4、替代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5、互补品的价格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6、预期 7、其他因素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例题2:09年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 。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答案】B 【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80个单位,二者共同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减少30个单位。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例题3:2010年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偏好 B.互补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 D.生产成本 E.预期 【答案】ABC (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例题4:单选】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 )。 A.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 B.需求曲线的位移 C.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供给曲线的位移 【答案】B 市场供给供给的含义在时间内和一定价格下,者愿意能。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生产技术。 (4)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方程形式Qs= Qs(p)例如:供给函数Qs=-10+5p 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 Q(供给量)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例题5:多选】以下属于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 ) A.消费者偏好 B.生产成本 C.产品价格 D.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E.生产者的预期 【答案】 BCE 第三节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市场供给力与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称为( )。 A.平均价格 B.理论价格C.平准价格 D.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含义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保护卖方利益) 影响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后果 1. 严重排队现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