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343-2021 薄壳山核桃良种嫁接苗规模化培育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343—2021
薄壳山核桃良种嫁接苗规模化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large-scalecultivationofgraftedseedlingsof
Caryaillinoinensis
2021-05-12发布2021-06-12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343—2021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天则山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新昌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新昌永林山核桃繁育基地、浙江省林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正加、夏国华、黄坚钦、张秋月、沈丽琴、俞伟刚、徐翠霞、梁永林。
DB33/T2343—2021
1
薄壳山核桃良种嫁接苗规模化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薄壳山核桃良种嫁接苗规模化培育的砧木苗培育、嫁接苗培育、嫁接苗出圃和档案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薄壳山核桃嫁接苗设施培育和露地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薄壳山核桃
拉丁名为Carya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胡桃科山核桃属,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碧根果。
4砧木苗培育
4.1容器苗培育
4.1.1大棚
应设在避风向阳、地势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捷、电力设施配套的地方。采用单栋或联体钢架拱圆形大棚,脊高2.5米~3.0米,单栋跨度6米~8米,长度不超过30米。
4.1.2棚内布置
棚内育苗床宽1.2米~1.8米,苗床间设置步道,步道宽30厘米~40厘米。
4.1.3容器规格
容器宜采用无纺布或聚乙烯材料容器,容器高22厘米~24厘米,上口直径14厘米~16厘米。
DB33/T2343—2021
2
4.1.4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体积比为:壤土5份、泥炭土3份、珍珠岩或稻壳1份、腐熟农家肥1份,另加缓释肥2千克/立方米~3千克/立方米。
4.1.5营养土消毒
消毒应在营养土配置过程中进行,一般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80%代森锌粉剂以1:1比例混合配制成营养土,按60克/立方米~100克/立方米均匀拌入营养土中,进行消毒处理。
4.1.6装袋与摆放
营养土装袋距袋上口1厘米,按苗床整齐摆放。
4.2露地苗培育
4.2.1圃地选择
苗圃应设在交通便利,水电源具备的地方。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厚度≥1米、地下水位≤1.5米、土壤疏松透气、pH6~7的壤土、沙壤土或轻壤土为宜。
4.2.2整地
育苗前应细致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宜在秋末至冬初深翻,深度25厘米以上;翌年早春浅耕细耙,深度20厘米以上。
4.2.3土壤处理
土壤处理结合整地进行,使用50%辛硫磷粉剂按2克/平方米和95%敌克松粉剂350克兑水50千克进行土壤杀虫杀菌处理。
4.2.4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千克/亩(667平方米)~1500千克/亩(667平方米),偏酸的土壤增施钙镁磷肥30千克/亩(667平方米)~50千克/亩(667平方米),均匀施入土中。
4.2.5作床
苗床宽100厘米~120厘米,步道宽30厘米,长度随地形而定,一般不超过30米,床面高出步道15厘米~25厘米,床的两侧应拍实。
4.2.6轮作
圃地应进行轮作,不宜重茬。
4.3播种
4.3.1种子采集
9月~11月份采集充分成熟、籽粒饱满、无病虫害、无破损的薄壳山核桃种子,种子大小以160粒/千克为宜。
4.3.2种子处理
DB33/T2343—2021
3
采集的种子在阴凉处摊放2天~3天,并每12小时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