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24-2025期末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Cu-64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
1.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2.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放烟花 B.端午赛龙舟 C.中秋赏明月 D.重阳插茱萸
3.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B. C. D.
4.2019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行为与主题不符合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C.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D.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5.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过滤 D.添加液体
6.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富硒大米”、“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硒”、“钙”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7.下列家庭中常见的调味品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白醋 D.蔗糖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氧气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9.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0.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是金属元素
B.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
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1.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图中表示的甲烷转化为甲醇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与该反应中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1:1
D.生产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催化剂不需要更换
12.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D.用水喷淋灭火能够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3.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成立的是
A.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所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醋酸是酸,它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碳酸一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14.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D.葡萄糖酸锌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1个锌原子构成
1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16.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1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接触
C.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证明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A.A B.B C.C D.D
18.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法
A
除去氮气中混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