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分子标记育种.ppt

发布:2016-05-10约4.4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报名称 日期 2015年中国遗传学会学习总结 杨 勇 2015年08月 中国遗传学会学习总结 大会主题 遗传多样性:前言和挑战 专题一:新疆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 专题二:SSR分子标记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作用 专题一:新疆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 自海岛棉引入我国以来,在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培育出很多适合我国栽培的品种,如“新海”系列海岛棉,在新疆有大面积种植,对优质棉生产有很大贡献。 最新研究表明,海岛棉总体上差异比较大,多样性比较丰富。同时,我国不同地区的海岛棉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这对于海岛棉的育种是比较有利的。 但新育成的品种相对于早期品种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利用系谱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海岛棉的遗传基础在逐渐变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海岛棉仅剩下新疆地区适宜种植中亚埃及型海岛棉, 导致海岛棉遗传多样性降低。 本次遗传学会主题是遗传多样性,但对于棉花尤其是长绒棉遗传多样性并没有介绍,在此根据自己的本职工作对长绒棉的认识和对一些关于长绒棉遗传多样性专业期刊的学习做一个粗浅的学习汇报: 中国遗传学会学习总结 中国遗传学会学习总结 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来源第1大类 名称 母本 父本 名称 母本 父本 吐海2号 新海4号 8763依 军海1号的优选单株 新海1号 9122依中系选 新海9号 3761 72-69 新海2号 66-170(司6022×8763依)辐射 新海19号 8763-H 82--6--7 新疆海岛棉品种“新海系列”遗传多样性可以分为4大类: 专题一:新疆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1大类:包括6个品种,新疆海岛棉都是从前苏联8763依、5904依和 9122依衍生而来。因此,新疆早期的棉花品种新海棉、吐海2号、新海1号、新海2号和新海4号与这3个前苏联的品种亲缘关系比较近而较早聚在一起。尽管新海9号培育时间较晚, 但它是从新海棉中选育而来的, 因而也在此类。新海19的母本是8763依,因而也聚于此类。 专题一:新疆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来源第2大类 名称 母本 父本 名称 母本 父本 新海3号 军海1号(来自9122依天然变异优异单株)选出 新海11号 新海13号 新海8号 A杂交铃 新海6号 6302(军海1号)×(陆海天然杂交种F1杂种)后代选出4414,再从中选育而成 军棉一号系统选育 新海14号 新海10号(1120) 44116(军海1号选系) 新海7号 6302(军海1号) 6904依 新海15号 新海10号(1120) A杂交铃 新海8号 从军海1号大田选育而出 新海18号 新海16号 新海6号 吉扎中间87196 新海10号 军海一号选出 89-186(新海3号×A短绒早熟) 新海17号 (新海10×A杂交铃)新海15号 (新海8号×吉扎75) 新海12号 海南天杂F 6302(军海1号) 88-38(新海8号×吉扎45) 中国遗传学会学习总结 专题一:新疆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2大类:包括13个品种,新疆的海岛棉在长期的选择和适应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种质而独自聚成一类。从系谱分析发现由军海1号系统选育的品种有新海3号、新海8号、新海10号和新海11号,以军海1号衍生品系与中亚埃及棉品种进行单交或复交后育成的品种新海6号、新海7号、新海12、新海13、新海14、新海15、新海16、新海17、新海18,从而也说明我国海岛棉总体上种质资源比较丰富但真正在育种上可利用的种质资源则比较少。 名称 母本 父本 名称 母本 父本 新海5号 吐海2号(不确定) 新海25 3287 242 吐海1号(不确定) 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来源第3大类 第3大类:新海25和新海5号分别自成一类。系谱分析发现新海5号具有中亚埃及海岛棉和锦葵的遗传组成;而新海25则是由多个杂交群体的高代品系通过杂交育种获得, 由于这两个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复杂, 亲缘关系较远而各自归为一类。 中国遗传学会学习总结 专题一:新疆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来源第4大类 名称 母本 父本 名称 母本 父本 新海20 86430 88-346 新海33 新海17号辐照优选 新海21 (新海8号×吉扎75)F2 (新海10号×A杂交铃)F2 新海34 新海15种选育变异单株 新海22 (新海5号×佩784)单株 77-18优选单株 新海35 新海12号 吉扎和中亚棉血统97-145 新海23 785-3 G75 新海36 259 051 新海24 85-75 新海10号和新海8号多父本授粉 新海37 (新海8号×吉扎75)F6 (新海10号×A杂交铃)F6 新海26 新海12号 873117 新海38 抗病优质新品系301 丰产优质品系107 新海2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