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药理学(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抗酸药的抗消化性溃疡作用机制是
A.中和胃酸
B.抑制胃酸分泌
C.促进黏液分泌
D.阻断胃壁细胞的H?受体
E.阻断胃壁细胞的M?受体
答案:A
解析:抗酸药为弱碱性物质,口服后能中和过多胃酸,降低胃内酸度,从而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和对溃疡面的刺激,发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2.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抗酸药
A.氢氧化铝
B.碳酸钙
C.雷尼替丁
D.碳酸氢钠
E.氧化镁
答案:C
解析:雷尼替丁是H?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分泌,不属于抗酸药。而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氧化镁均为抗酸药。
3.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的机制是
A.阻断M?受体
B.阻断H?受体
C.阻断H?受体
D.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
E.促进胃黏液分泌
答案:C
解析:西咪替丁能特异性阻断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4.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机制是
A.阻断M?受体
B.阻断H?受体
C.阻断胃泌素受体
D.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
E.促进胃黏液分泌
答案:D
解析: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即胃壁细胞H?-K?-ATP酶所在部位,并转化为有活性的次磺酰胺衍生物,与H?-K?-ATP酶的巯基不可逆结合,形成亚磺酰胺与质子泵的复合物,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到胃腔中,使胃液中的胃酸量大为减少。
5.下列关于硫糖铝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
B.在酸性环境中能形成保护膜
C.促进胃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
D.抑制胃酸分泌
E.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答案:D
解析:硫糖铝是胃黏膜保护剂,在酸性环境下,能聚合成胶冻,牢固地黏附于上皮细胞和溃疡基底膜上,覆盖溃疡面,形成溃疡保护膜,抵御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能促进胃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但它不抑制胃酸分泌。
6.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A.氢氧化铝
B.西咪替丁
C.奥美拉唑
D.硫酸镁
E.酚酞
答案:C
解析:临床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铋剂和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方案。氢氧化铝为抗酸药,西咪替丁为H?受体阻断药,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硫酸镁为容积性泻药;酚酞为刺激性泻药,它们均无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7.多潘立酮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B.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
C.激动中枢多巴胺受体
D.激动外周多巴胺受体
E.抑制胆碱酯酶
答案:B
解析:多潘立酮能阻断胃肠壁的多巴胺D?受体,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胃的排空与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反流,发挥胃肠促动药的作用。
8.下列关于西沙必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胃肠促动药
B.能促进乙酰胆碱释放
C.可引起心律失常
D.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
E.作用机制是阻断多巴胺受体
答案:E
解析:西沙必利是胃肠促动药,能促进肠壁肌层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增强胃肠运动。它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但西沙必利有导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不是阻断多巴胺受体,多潘立酮的作用机制是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
9.硫酸镁导泻的作用机制是
A.增加肠内渗透压,使肠腔容积增大
B.刺激肠壁,使肠道蠕动增强
C.抑制肠道水分的吸收
D.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
E.润滑肠道,使粪便易于排出
答案:A
解析:硫酸镁口服后,在肠道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道内水分的吸收,肠腔容积增大,肠道被扩张而刺激肠壁,使肠道蠕动增强,引起导泻。
10.酚酞属于
A.容积性泻药
B.刺激性泻药
C.润滑性泻药
D.渗透性泻药
E.止泻药
答案:B
解析:酚酞口服后在肠道内与碱性肠液形成可溶性钠盐,刺激肠壁内神经丛,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使肠蠕动增加,同时又能抑制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使水和电解质在结肠蓄积,产生缓泻作用,属于刺激性泻药。
11.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治疗胆绞痛
A.阿托品
B.新斯的明
C.毛果芸香碱
D.多巴胺
E.麻黄碱
答案:A
解析: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能松弛多种内脏平滑肌,尤其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平滑肌作用更为显著。可用于缓解胃肠道绞痛、胆绞痛、肾绞痛等。新斯的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重症肌无力等;毛果芸香碱为M胆碱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青光眼等;多巴胺主要用于抗休克等;麻黄碱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等。
12.关于复方地芬诺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止泻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