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件 第七章 固体的表面与界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材料制备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物理化学变化,都是由材料表面向材料内部逐渐进行的,这些过程的进行都依赖于材料的表面结构与性质。 产生表面现象的根源在于材料表面质点排列不同于材料内部,材料表面处于高能量状态。这就使得物体表面呈现出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因此,现在正在研究的纳米材料就是利用这一现象,改变材料性质。如:铁粉在纳米级时,只要向空中轻轻一撒,就能燃烧,这就显示了高能量。 第一节 固体的表面 一、固相表面的特征 二、晶体表面结构 三、固体的表面能 第一节 固体的表面 固体和液体一样都有表面,因而也具有表面能。 但在通常状况下,因固体的非流动性,使固体表面比 液体表面要复杂的多。 首先,固体表面通常是各向异性的,固体的实 际外形与其周围的环境及所经历的历史有关。 固体的界面可一般可分为表面、界面、相界面: 1)表面:把一个相和它本身的蒸气(或在真空中) 相接触的分界面。通常表面是指固体与真空的界面。 表面问题在材料制备和使用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如:固体物料之间的化学反应、溶质的浸润及吸附等现象都在表面进行。 2)界面:一个相与另一个相之间相互接触的分界面。 一般就是指相邻两个结晶空间的交界面。 多晶材料中不同晶粒之间的晶界。 3)相界面:任何两种不同状态之间的分界面称之为相界面,如固-气、固-液、固-固、液-气和液-液界面。 在固-固界面中还可以分为晶界和相界面: 晶界:结构相同而取向不同的晶体相互接触时,其相互接触的界面称为晶界。 相界面:如果相邻晶粒不仅取向不同,而且结构成份也不同(即代表不同的二个相),则其相互接触的界面称为相界面。 一、固相表面的特征 1、固相表面的不均一性 原因:(1)由于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因而同一个晶体可以有许多性能不同的表现。 (2)同一种固体物质由于制备和加工条件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性质。 (3)实际晶体的表面由于晶格缺陷,空位或位错,而造成表面的不均一性。 (4)由于表面会吸附外来原子而引起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使固体表面的性质悬殊较大,从而增加了固体表面结构和性质研究的难度。 由于固体表面质点排列的周期重复性中断,使处于表面边界上的质点力场对称性破坏,表现出剩余的键力,这就是固体表面力场。 在晶体内部,质点处在一个对称力场中。但在晶体表面,质点排列的周期性重复中断,表面上的质点一方面受到内部质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受到性质不同的另一相中物质分子(原子)的作用,使表面质点的力场对称性被破坏,表现出剩余的键力,这就是固体表面力的来源。 表面力可分为:范德华力、长程力、静电力、毛细管表面力、接触力等。 (1)范德华(van der Walls)力:一般是指固体表面与被吸附质点(例如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主要来源于三种不同效应: 1)定向作用。主要发生在极性分子(离子)之间。 2)诱导作用。主要发生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3)分散作用。主要发生在非极性分子之间。 对于不同物质,上述三种力都会存在,只是那一种强弱的问题。 (2)长程力:它是二相之间的分子引力通过某种方式加合和传递而产生的,本质上仍是范德华力。 (3)静电力:在二相表面间产生的库仑作用力。一个不带电的颗粒,只要它的介电常数比周围的介质大,就会被另一个带电颗粒吸引。 (4)毛细管表面力:在二个表面间存在液相时产生的一种引力。粉体表面吸水并产生毛细管力,会立即粘结成块。 (5)接触力:短程表面力也称接触力,是表面间距离非常近时,表面上的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或氢键。 表面力对材料工程有重要影响:石墨浆料 陶瓷烧结 由于固体表面上的质点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内部,在表面力的作用下,会使表面层的结构也不同于内部。 表面力的存在使固体表面处于较高能量状态。但系统总会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这部分过剩的能量。 液体通过形成球形表面来降低系统的表面能。 而固体是通过表面质点的极化、变形、重排并引起原来晶格的畸变,来降低表面能的。对于不同结构的物质,其表面力的大小和影响不同,因而表面结构状态也会不同。 (一)清洁表面的结构 1、清洁表面:是指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后,保持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