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策略教学观摩活动设计理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數位閱讀教學活動設計 錦和高中教師團隊 閱讀及數位融入-立體圖形 陳萩紋老師 教材主題及文本 【教學主題】立體圖形 【教材來源】康軒版,第六冊,第二章第一節 【教學時數】1節 (30分鐘) 【教學日期】9/22(一)14:30-15:00 教學年級及實施班級 【教學年級】九年級上學期 【教學班級】八上222班 此班為教學演示者的導師班,學生已在課堂上培養閱讀融入學習的習慣,並且稍具有使用平板上課的經驗。 該單元內容於國小時學生已具相關先備知識,並不會影響學習此單元內容的成效。 學生先備經驗 6-s-01 能利用幾何形體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問題。 6-s-04 能認識面與面的平行與垂直,線與面的垂直,並描述正方體與長方體中面與面、線與面的關係。 教學目標 9-s-14能理解簡單立體圖形。 能辨認立體圖形並以柱體及錐體分類。 能發現n角柱及n角錐的點,邊,面個數與n的關係。 能發現立體圖形皆具有(點數+面數-邊數=2)的規律。 設計理念 閱讀融入: 課前預習,將課本內將學的內容摘要下來 數位融入: Padlet、Geometry 101、Kahoot 體驗式學習模式融入: 具體經驗、觀察與反思、抽象觀念、應用與驗證 5Cs關鍵能力融入: (1) 溝通協調能力(Communication) (2) 團隊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3) 解決複雜問題(Complex Problem Solving) (4)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5) 創造力(Creativity) 教學流程1-課前預習 課前 閱讀文本 摘要文本內容 將摘要上傳到padlet 上課時 將各組摘要的內容做報告及澄清 教學流程2-認識立體圖及分類 學生使用平板及圖卡,透過虛擬實境來觀察立體圖形。 完成學習單(一組一張),拍下學習單以airplay分享 教學流程3-點、邊、面的關係 完成學習單(兩人一張),拍下學習單以airplay分享。 教學流程4-隨堂測驗 教師總結此堂課所學內容 利用Kahoot線上即時互動測驗軟體(四選一選擇作答方式)檢驗所學 以各組回答方式進行 請學生就該組作答表現回饋。 數位融入及問題解決-三角形的相似性質 曾佳怡老師 教材主題及文本 【教學主題】相似三角形 【教學年級】九年級上學期 【教材來源】康軒版,第六冊,第一章第二節 【教學時數】1節 (30分鐘) 【教學日期】9/22(一)15:00-15:20 【教學年級】九年級上學期 【教學班級】九上302班 教學目標 能理解SSS相似三角形性質。 能透過閱讀,理解題意。 能透過閱讀其他同學解題歷程,反思題目的可能解法 設計理念 閱讀融入: 數學問題的解讀與澄清、分析題目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 數位融入: Nearpod、Classdojo 體驗式學習模式融入: 具體經驗、觀察與反思、抽象觀念、應用與驗證 5Cs關鍵能力融入: (1) 溝通協調能力(Communication) (2) 團隊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3) 解決複雜問題(Complex Problem Solving) (4)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5) 創造力(Creativity) 教學流程1-講授概念 教師講解 教師佈題 教師說明 教師總結 教學流程2-教師示範例題 教師佈題 教師說明 教學流程3-學生解題 教師重新布題,將題目以Nearpod派送到學生平板。 教師提問,並請學生口頭回答,澄清題意。 學生合作解題,並將解題歷程寫下。 學生將解題歷程派送到老師端平板,再由各組學生發表。 教師統整各組的不同解法。 教學流程4-總結評量 教師歸納上課重點。 教師將題目以Nearpod派送到學生端平板。 學生以平板回答並將答案派送到老師端平板。 老師以評量結果檢視學習成效。 * * 閱讀融入-摘要及澄清。 5Cs關鍵-團隊合作能力、思辨能力、溝通協調能力。 底面形狀 側面形狀 面的個數 邊的個數 頂點的個數 立體圖形名稱 5Cs關鍵-團隊合作能力、思辨能力。 體驗式學習圈-具體經驗 。 5Cs關鍵-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 體驗式學習圈-觀察反思、抽象觀念。 5Cs關鍵-團隊合作能力、解決複雜問題能力。 體驗式學習圈-應用與驗證。 體驗式學習圈-觀察與反思 5Cs關鍵-思辨能力 5Cs關鍵-思辨能力、解決複雜題能力 數位融入-無線手寫板 體驗式學習圈-應用與驗證 5Cs關鍵-團隊合作能力、解決複雜問題能力、思辨力 體驗式學習圈-抽象觀念、應用與驗證 5Cs關鍵-思辨能力、解決複雜題能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