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语上第3单元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6-05约1.5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 唱出人间真情 教学内容: 《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口语 交 际 习作三》、《回顾 拓展》 教材分析: 《穷人》向我们反映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在困苦中相互帮助的高尚品 质。《别饿坏了那匹马》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法设法让“我”读书 的良苦用心。《唯一的听众》告诉我们,真诚地帮助一个孩子树立信心,有毅 力、刻苦练习,就能成功。《用心灵去倾听》,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 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的品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 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特别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 教学 过程 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C、“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评: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还安排了交流自己的习作中这样的典型描写,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活学活用,不但丰富了积累,还教会了学生理性写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5.学生自由吟诵。   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4.拓展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1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