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 巷道施工组织.ppt

发布:2017-09-25约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月共完成321个循环,共成巷507.7m,平均循环进尺1.58m,平均日进尺16.38m,掘进工效2.07m3/工,正规循环率94.l%,平均炮眼利用率90%,炸药、雷管实际单耗分别为2.02kg/m3、4.16个/m3,工程质量优良品率100%,全月无轻伤以上事故。 5. 技术经济效果 本章要求 1.什么叫一次成巷?岩巷施工有哪几种作业方式?应如何选用? 2.怎样编制岩巷施工循环图表? 3.为什么要强调正规循环作业? 4.怎样才能做到多工序立体交叉平行作业? 5.岩巷施工中有哪几种劳动组织形式?各具有何有缺点? 6.工种岗位责任制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以它为中心来组织施工的管理工作? 第六章 巷道施工组织 本章提要 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是井巷工程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讲授巷道施工中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一次成巷的作业方式、正规循环作业、循环图表的编制以及掘进队的日常管理等内容,其中重点是循环图表的编制。 本章主要参考书 董方庭等. 《井巷设计与施工》(修订版).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4年. 定价:12.50元。TD26/D-333.2。P 60~64 一.施工方法(掘进与永久支护的关系) 1.一次成巷:指掘进、永久支护、水沟掘砌在一定距离内相 互协调,并一次完成。 优点:成巷速度快作、作业安全、工程质量高;节约材料,工程成本低;施工计划管理可靠。 2.分次成巷:指掘进、永久支护分次完成,先掘进并临时支护,然后进行永久支护和砌筑水沟。 优缺点:围岩暴露时间长、临时支护材料量大、速度慢。 第一节 一次成巷及其作业方 式 二.一次成巷的作业方式 1.掘支平行作业——掘、支同时进行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规定:掘与支距离不应大于40m。 棚式支架——时间上有先后,没有距离 永久支护类型: 砌碹支护——掘支保持20~40m,临时支护 锚喷支护 特点:① 适用于围岩稳定、断面大于12m2; ② 可以组织快速施工(提高成巷速度30~40%); ③ 工艺过程、组织管理复杂。 2.掘支顺序作业(单行作业)——掘、支先后顺序进行 两掘一锚喷,是指采用“三八”工作制,两班掘进,一班锚喷。 三掘一锚喷,是指采用“四六”工作制,三班掘进,一班锚喷。 掘进班掘进时先打一部分护顶帮锚杆,以保证掘进的安全;锚喷班则按设计要求补齐锚杆并喷到设计厚度。采用这种作业方式时,要根据围岩稳定性,来决定掘进和锚喷之间的距离。 特点:① 适用于围岩不太稳定、断面较小的巷道; ② 掘支轮流在同一条巷道内由同一个队伍完成-综合队; ③ 空顶距离不超过3m;(两掘一支) ④ 组织管理工作简单,速度慢。 3.掘支交替作业——在相近的两条巷道中掘、支交替进行 特点:① 两条平行且距离近的巷道; ② 由一个综合队伍,分成掘进与支护两个专业小组完成; ③ 有利于提高熟练程度、设备利用率高,掘支互不干扰。 一次成巷注意的问题: ⑴ 掘、支间距不宜太长-围岩暴露、需临时支护、安全性差 ⑵ 放炮后及时打顶锚杆或超前支护 ⑶控制好巷道标高、方向、坡度,保证施工质量 ⑷ 作业方式选择考虑因素: 设计条件:断面形状、尺寸,支护形式 自然条件:围岩条件、水和瓦斯 装备条件:机械设备、施工速度 第二节 施工组织 一. 正规循环作业 1. 概念: 正规循环作业:在掘支工作面,按作业规程、爆破图表和循环图表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工序及工作量,并保证生产有节奏地周而复始地进行 循环图表:各工序工作量、时间、先后顺序及衔接关系 2. 优点:完成任务的保证;提高效率的措施;改进管理、降低成本的环节 二. 组织多工序平行作业 1. 意义:充分利用循环时间,从而提高掘进速度 2. 可行性: 3. 必要性: (1)交接班与工作面安全质量检查平行作业; (2)凿岩、装岩与永久支护可以部分平行作业; (3)测中线、腰线与准备凿岩、敷设风水管路平行作业; (4)用铲斗装岩机装岩时,装矸后阶段可与钻工作面中部以上炮眼平行作业。用耙斗机装岩时,可用装左边岩,钻右边眼,装右边岩,钻左边眼,装后边岩,钻下部眼等办法实行平行作业; (5)钻下部眼与工作面铺轨、清扫炮眼平行作业; (6)移耙斗装岩机与接长风水管路平行作业; (7)工作面打锚杆与装岩平行作业; (8)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