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操作细则.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操作细则 为了加强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提高医院绩效,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和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成本管理操作细则如下:一、成本核算组织医院成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全院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落实。医院的财务部门配备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负责实施具体的成本核算工作,主要任务是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消耗定额,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编制成本报表,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和完整。医务科、经营部、人资部、行政部、药剂科等相关科室要做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完善包括验收、计量、定额、消耗统计等各项原始记录。医院各业务科室要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科室的成本核算工作,合理控制本科室的成本费用,并按要求做好相关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二、成本核算对象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医院总成本、科室总成本和项目成本三个层次。1、医院总成本按以下类别进行归类: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气消耗、日常公用经费、其他费用2、科室总成本根据医院科室的设置情况,把核算对象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四类。临床服务类包括所有临床科室;医疗技术类包括医疗技术所有部门;医疗辅助类包括供应室、维修组、空调机房、洗衣房、供水、供电、门诊挂号收费处、住院进出院处等部门;行政后勤包括各职能管理科室。详细分类比照医院奖金核算划分的核算单位。3、项目分类的具体划分原则是:一级项目可根据会计核算收入科目划分;二级项目可结合科室核算划分;三级项目可结合业务技术特点划分。三、成本核算期医院成本核算的分期与会计核算月、季、年期间的划分一致。医院成本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和费用确认配比原则,注意划清本期和下期成本的界限。四、成本项目设置及开支范围1、人员经费:包括工资、各项津贴补贴、奖金、加班费、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按规定标准支付的防暑降温费、托幼费、独生子女补贴、探亲路费、丧葬怃恤费、医药费等。2、卫生材料费:工作中实际消耗的卫生材料、消耗性药品、其他材料、低值易耗费用。3、药品费:指医院药品销售成本。4、固定资产折旧费:包括所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费。5、无形资产摊销费:是指按照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是指按照规定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7、管理费用:是指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为组织管理医疗、科研、教学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及后勤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坏账损失、银行借款利息支出、汇兑损益、印花税等。。8、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公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培训费、福利费、工会经费及其他费用等。五、不得进入成本的项目1、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2、对外投资;3、违反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被没收款及支付的各项滞纳金和罚款;4、医院的捐赠和赞助支出;5、应在职工福利基金中开支的支出;6、财产物资盘亏损失;7、医疗赔偿支出;8、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六、费用的归集和分配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原则1、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划清费用的补偿界限。2、按成本分配受益原则,划清费用的受益对象;㈡费用归集的方法医院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按其性质及发生的部门,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分别归集到“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制剂成本”、“辅助服务成本”、“管理费用”等成本帐户,然后按合理的方法把“辅助服务成本”、“管理费用”所归集的费用分配计入各成本对象。㈢费用归集的内容1、辅助服务成本;辅助部门直接发生的费用。辅助部门包括空调机房、供电、供水、洗衣房、维修组、供应室、挂号收费处、进出院结算处等班组。2、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全院性费用、辅助部门摊入的费用,这里所指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包括这些科室所属直接为其他部门提供后勤保障和提供医疗辅助服务且其服务量可以计量的班组。 3、医疗成本:临床医技科室直接发生的费用、辅助部门分摊计入、管理费用分摊计入。 4、药品成本:药剂科所属部门(制剂室除外)直接发生的费用、辅助部门分摊计入、管理费用分摊计入。 5、制剂成本:制剂室直接发生的费用、辅助部门分摊计入、管理费用分摊计入。㈣费用分配的方法1、供气费用用气大户主要有食堂、供应室、洗衣房、制剂室、空调机房、手术室、住院部等,这些部门按固定比率分摊供气费用。各病区根据住院部分摊的总费用按实际占用总床进行二次分配。其他部门按空调排风口数进行分配。1)用气大户应分配的供气费用=总用气成本*固定比率2)各病区用气费用分配率=住院部用气成本/全院实际占用总床日某病区应分配用气费用=各病区用气费用率*该病区实际占用总床日3)各部门用气费用分配率=(总用气成本—用气大户已分摊成本)/各部门空调排风口总量某部门应分配用气费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