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办法.doc

发布:2022-07-12约8.6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的目的和意义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客观地反映医院成本变动状况;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医院加强经济核算管理、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可以增强医院员工的成本费用意识,节支降耗,降低服务成本,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使人民群众享有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能为医疗成本测算打好基础,为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完善补偿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服务;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可以正确评价医院绩效提供信息资料。 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和内容 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指医院成本归属的对象。具体内容按核算层次可分为三个层次: 院级成本:包括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两部分; 部门成本:包括临床部门、医技药品部门、医疗辅助部门、行政后勤部门等科室成本; 服务单元成本:包括项目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病种成本等。 部门成本是院级成本和服务单元成本的基础。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 1、算为管用,算管结合原则:考虑管理需要,算管结合,讲求成本效益。 2、分期核算原则:成本核算要实行分期核算,并与会计分期保持一致,便于确认成本发生时间和分配时间 3、权责发生制原则:肺痈的确认要按因果关系、收益期发生时间预以确认,凡是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均应计入本期,凡不应由本期负担的,均不得计入本期成本。 4、一贯性原则:是指在确认成本发生时,计算发生水平的方法应前后一致,成本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费用分配方法前后一致,成本计算的总体方法应前后一致,以确保前后各期成本资料可比。 5、信息反馈原则:是指应由一个良好的记录、报告、控制制度,能及时了解成本执行情况,便于及时做出正确决策。 6、目标一致性原则:是指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节支降耗,减轻病人负担,应保持医院和科室总体目标一致。 四、医院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清产核资。医院资产不清,成本核算就缺乏最根本的数据基础,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实行医院成本核算必须对医院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具体包括资产清查、产权登记、价值确认、资产核实等,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明细帐卡。 2、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实物资产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和盘点制度,是进行成本核算控制、正确计算成本的重要前提。 3、建立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传递流程。成本核算离不开可靠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因此,应制定原始记录与凭证的合理传递流程,为成本核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4、制定费用的开支标准、明确费用的审批权限。成本核算不局限于事后记录和计算,还应在费用发生之前和发生过程中加强审核与控制,应事先制定费用的开支标准,明确费用的审批权限。 5、制定先进可行的消耗定额。制定先进可行的消耗定额,是搞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前提,是编制成本计划,分析和考核成本水平的依据,也是审核和控制消耗的标准。 (二)正确划分费用界限 为正确进行成本核算,保证成本核算真实可靠,必须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一是正确划分成本费用和其支出的界限;二是正确划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界限;三是正确划分子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界限;四是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五是正确划分各成本对象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制定结算方法 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要采用统一规定的方法,没有统一规定的应确定合理的方法,防止任意改变财产物资的计价和结转方法。医院内部相互之间提供服务,应制定内部结算方法,合理确定内部结算价格。 (四)正确确定成本计算方法 根据成本核算对象不同,结合管理要求,确定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五、医院成本核算过程 (一)确定成本责任中心 根据各院的设置情况,按行政后勤、医疗辅助、医技药品、直接医疗等部门确定成本中心。各类科室的设置如下: 特殊科室类 公用成本:用于归集不能够直接确认担负科室的成本的单位,是一个特殊的科室 管理类科室 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开展的行政管理科室及后勤管理属性的科室。例如:院长办公室、财务处等科室。 医疗辅助科室 指服务于直接医疗科室和医技科室,为其提辅助服务业务的科室,供应室挂号室、住院处。 医疗技术科室 主要是指为直接医疗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例如:药房、检验、CT室等科室。 直接医疗科室 又称“直接临床科室”,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包括门诊与病房。例如:外科、内科等。 门诊科室:处理门诊病人的诊断治疗的直接医疗科室 住院科室:处理住院病人的诊断治疗的直接医疗科室 划分成本责任中心的原则 划分成本责任中心要与医院的组织结构相适应。 划分成本责任中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