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化瘀行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pdf
益气温阳化瘀行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第1页
益气温阳化瘀行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病发展的最终结果,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为临床常见危重症。现代医学近年来已形成
一套规范的治疗方案,但预后仍不尽人意,笔者近3年来采用益气温
阳、化瘀行水法结合现代医学规范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入院病例,选择2004.2~2007.2我院心内科住院充血性心衰92
例,诊断标准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并按美国纽约
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
随机分组:治疗组46例,心功能3级26例、心功能4级20例。
其中冠心21例、高心14例、扩心7例、风心4例,平均年龄65±17。
对照组46例,心功能3级27例,心功能4级19例。其中冠心
22例、高心13例、扩心6例、风心5例,平均年龄63±15.7。两者
在基础病、心功能、年龄均无明显差异。
入选病例均需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全套、甲状腺素、心电图、
心脏X线等检查,治疗前后查心彩超评价心功能指标。
治疗方案: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氧疗、低钠饮食,
病因、诱因治疗(护冠、调脂、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控制感染、
抗风湿等)、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
在此基础上口服益气温阳、化瘀行水中药。主方:黄芪30g、红参9g、
桂枝6g、熟附子(先煎)9g、补骨脂9g、当归9g、川芎9g、生
地12g、田七3g(冲)、白术12g、茯苓15g、泽泻9g。每日一
剂,浓煎成150ml,分2~3分服,2周为一疗程。
2疗效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心脏彩超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估。
疗效标准: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为显效,心功
益气温阳化瘀行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第1页
益气温阳化瘀行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第2页
能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改善未及1级甚至加重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心功能各项指标p0.01有显著差异。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有差异,说明治疗组对心功能指
标提高高于对照组。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均未发现明显药物
不良反应。
3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现代医学认为其基本病因为原发性心肌舒缩功
能障碍及心脏负荷过度。中医,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
心悸、少尿、肢肿等认为与咳喘、惊悸、水肿等相关。目前中医主要
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因其它疾病长期不愈发展而来。心脾肾三脏
阳气衰微、心阳不振、血脉运行瘀滞、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失常,膀
胱气化失司,水湿上凌心、肺,或泛于肌肤,而见咳喘、心悸、肢肿、
水尿等。笔者采用黄芪、红参、附子、补骨脂,通心肾、大补心气、
辅心当归、川芎、田七等药,行气活血、化瘀散结,佐以白术、茯苓、
泽泻,利湿行水。湿药之中加用生地凉血,防止血燥津伤,诸药合用,
治疗心肾阳气衰微,达到壮肾阳、益心气、通血脉、逐瘀湿,而取得
一定疗效。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动物实验:附子含有附子胺、乌
头碱、钙盐,对心脏具有强心作用;人参含有多种皂甙,能提高心肌
收缩力,扩张周围血管及冠脉;补骨脂含黄酮、香豆素,对冠脉阻力、
心肌收缩力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川芎、田七等药均有不同抑制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