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陈利隧道光面爆破设计.ppt

发布:2017-01-03约8.22千字共1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第二种方法 首先计算周边眼数量N1和装药量Q1 式中:Bl—隧道开挖断面周长;B—隧道开挖宽度; a—周边眼间距;L1—周边眼钻孔平均深度; γ1—周边眼每米药卷的炸药重量(kg/m); τ1—周边眼装药系数.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其次计算总的装药量 然后计算掏槽眼和辅助眼数量 式中:L—炮眼的平均深度; L2—辅助眼和掏槽眼的平均深度; γ2—辅助眼和掏槽眼每米药卷的炸药重量(kg/m); τ2—辅助眼和掏槽眼的装药系数; η—炮眼利用率,一般取0.8~0.95。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第三种方法 首先计算掏槽眼数量N1和装药量Q1; 其次计算周边眼数量N2和装药量Q2 ; 然后计算辅助眼数量N3和装药量Q3 ; 最后计算炮眼数量N和装药量Q 。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炮眼深度 炮眼深度是指炮眼底至开挖面的垂直距离。 合适的炮眼深度有助于提高掘进速度和炮眼利用率。 L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对于斜眼掏槽,由于施工原因和岩石的夹制作用,一般最大炮眼深度取断面宽度(或高度)B的0.5~0.7倍,当围岩条件好时,采用较小值。 按开挖断面跨度确定炮眼深度 L=(0.5~0.7)B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按每掘进循环的进尺数来确定 按每掘进循环中所占时间来确定 目前常用的炮眼深度为1.8m~2.5m,中深孔2.5~3.5m,深孔3.5~5.15m。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装药量的计算 合理的药量应根据所使用的炸药的性能和质量、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尺寸、临空面数目、炮眼直径和深度及爆破的质量要求来确定。 目前隧道爆破设计中多采取先用体积公式计算出一个循环的总用药量,然后按各种类型炮眼的爆破特性进行分配,再在爆破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修正,直到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为止的方法。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式中:Q—一个爆破循环的总用炸药药量,kg; q—爆破每立方米岩石所需炸药的消耗 量,kg/m3;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二)炮眼的布置 布置原则 先布置掏槽眼,其次是周边眼,最后是辅助眼。 掏槽眼一般应布置在开挖面中央偏下部位,其深度应比其它眼深15cm~20cm。为爆出平整的开挖面,除掏槽和底部炮眼外,所有掘进眼眼底应落在同一平面上。底部炮眼深度一般与掏槽眼相同。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周边眼应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布置 断面拐角处应布置炮眼。 周边眼设计位置应考虑0.03~0.05的外插斜率。 10cm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保证光爆层的合理厚度 靠近周边眼的辅助眼分布均匀。 当炮眼的深度超过2.5m时,靠近周边眼的内圈辅助眼应与周边眼有相同的倾角。 岩层层理明显时,炮眼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层理面。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炮眼布置方式 直线形布置 形式简单且易掌握,同排炮眼的最小抵抗线一致,间距一致,前排眼为后排眼创造临空面,爆破效果较好。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布置方式 多边形布置 这种布眼是围绕着掏槽部位,由里向外,将炮眼逐层布置成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弧形布置 顺着拱部轮廓线,逐圈布置炮眼。此外,还可将开挖面上部布置成弧形,下部布置成直线形,以构成混合型布置。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圆形布置 当开挖面为圆形时,炮孔围绕断面中心逐层布置成圆形。这种布孔方式,多用在圆形隧道、泄水洞以及圆形竖井的开挖中。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一)隧道开挖方法 六、钻爆施工 全断面开挖法 台阶开挖法 导坑法 分部开挖法 钻爆施工是把钻爆设计付诸实施的重要环节,包括钻孔、装药、堵塞和爆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等。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二)钻爆施工 钻眼 钻眼设备 气腿式凿岩机 三臂凿岩台车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支腿式全液压凿岩机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钻眼施工注意事项 (1)必须标出掏槽眼和周边眼的位置,严格按照炮眼的设计位置、深度、角度和炮眼直径进行钻眼。 (2)应采用湿式凿岩。 装药 装药前一定要清孔:应将炮眼内的残渣、积水排除干净,并仔细检查炮眼的位置、深度、角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装药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的炸药量进行装填。 使用木质或竹制炮棍 注意保护起爆装置反向起爆有利于克服岩石的夹制作用,能提高炮眼利用率,减小岩石破碎块度,爆破效果较正向起爆为好。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堵塞 禁止无堵塞爆破 堵塞材料 隧道内采用的炮眼堵塞材料:一般为砂子和粘土混合物,其比例大致为砂子50%~40%,粘土50%~60%。 堵塞长度 当炮眼直径为φ25mm或φ50mm时,堵塞长度不能小于18cm和45cm。 通常不能小于最小抵抗线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起爆 注意爆破安全,发布三次信号 第一次:清场; 第二次:起爆; 第三次:解除。 起爆 爆后检查与处理 检查危石、塌方、盲炮、支护破坏情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