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物的营养价值.pptx

发布:2024-02-16约1.85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物的营养价值

目录

CONTENTS

引言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价值

脂肪的营养价值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营养价值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与选择

01

CHAPTER

引言

02

CHAPTER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主要来源于肉类、鱼类、禽类、奶类、蛋类等。这类蛋白质通常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

动物性蛋白质

主要来源于豆类、坚果、种子、谷物等。这类蛋白质通常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植物性蛋白质

维持组织生长和修复

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构成成分,对于维持组织生长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缺乏

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伤口愈合缓慢等。

蛋白质过量

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异常;同时,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因此,合理摄入蛋白质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03

CHAPTER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价值

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谷物、薯类、水果等食物中。

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等;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等。

分类

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在体内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机体使用。

提供能量

维持血糖平衡

保护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在能量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蛋白质的消耗。

03

02

01

缺乏

长期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低血糖休克。

过量

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制糖和添加糖,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此外,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还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和利用,导致营养失衡。

04

CHAPTER

脂肪的营养价值

主要来源于猪油、牛油、羊油、鱼油、骨髓、肥肉等。动物性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动物性脂肪

主要来源于豆类、油料作物和硬果类,如花生、大豆、芝麻、核桃、葵花籽等。植物性脂肪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植物性脂肪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特别是在长时间低强度活动中,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提供能量

维持体温

保护内脏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脂肪组织位于内脏周围,对内脏器官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脂肪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和利用。

05

CHAPTER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营养价值

包括维生素A、D、E、K,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和油脂中,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

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1、B2、B6、B12、C等,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可溶于水。

水溶性维生素

常量元素

钙、磷、钾、钠、镁等,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微量元素

铁、锌、铜、锰、硒等,虽然人体需要量很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

VS

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正常视力,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参与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缺乏的危害

矿物质缺乏的危害

维生素过量的危害

矿物质过量的危害

01

02

03

04

可导致相应的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夜盲症,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坏血病。

可导致相应的缺乏症,如钙缺乏可导致佝偻病,铁缺乏可导致贫血。

长期过量摄入某些维生素可引起中毒症状,如维生素A过量可导致肝损伤。

长期过量摄入某些矿物质也可引起中毒症状,如铁过量可导致铁中毒。

06

CHAPTER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与选择

通过化学手段测定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化学分析法

利用生物学方法评估食物的营养价值,如动物实验、人体试食试验等。

生物分析法

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了解食物摄入与人群健康状况的关系,从而评价食物的营养价值。

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列出食物中主要营养素的含量,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有助于了解食物的营养组成。

营养成分表

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如“低脂”、“高钙”等,有助于消费者快速了解食物的营养特点。

营养声称

说明营养素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或作用,如“钙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等,有助于消费者理解营养素的作用。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