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数学上册(1-3)单元教案.pdf

发布:2025-03-31约6.64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0C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

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

是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

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

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

减法笔算和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

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

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

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

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

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

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

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

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

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凫

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位

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匣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

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

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

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I格示2个单位)和统计,能根据统计图中的

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污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教和组合数,培学生初步的

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至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

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

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