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 牟俊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 牟俊华
牟俊华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 2 1 1 1 6 3 )
【摘要】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甲氨喋呤组(A组)和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组(B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愈率74%,B组治愈率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beta;-HCG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20.32plusmn;2.14)d、(14.62plusmn;1.36)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快速的终止妊娠的方法。
【关键词】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是一种妇科常见病, 近年来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异位妊娠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血清beta;-HCG、 B超等测试技术的提高以及医生对异位妊娠认识的深入,已使大多数患者得到早期而准确的诊断。而越来越多的患者迫切需要保留生育功能,保守性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对异位妊娠妇女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用药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本接受治疗的10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5.1岁,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63例。
1.2诊断依据 (1)停经史:100例患者均有停经史,33-52d;(2)有轻微的腹痛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症状;(3)妇检:一侧附件区触及包块或增厚;(4)B超均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一侧附件区见包块;(5)尿HCG(+),血HCG>1OMIU/ml。
1.3治疗条件 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周等条件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且符合以下条件:(1)无MTX和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禁忌证;(2)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3)患者尿或血beta;-HCG均确认为妊娠, 血beta;-HCGle;2000m I U/m l;(4)B超证实无宫妊娠囊,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le;3.5;(5)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内出血或内出血量少(直肠子宫陷凹内出血小于100 ml),无下腹部或短暂下腹痛;(6)肝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自愿进行药物治疗者。
1.4治疗方法:A组, 给予MTX 50 mg,单次肌内注射,1 周后血HCG无明显下降,继续单次肌内注射。B组给予MTX 50 mg,肌内注射,1次/日,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天,服药前后均保持空腹2 h,5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每3天复测血HCG、血常规、肝功能,每5天复查B超,做好记录。
1.5治愈标准: ①临床症状消失; ②1周后H C G值下降50%以上视为有效,3~4周HCG值降至100mIU/ml以下为治愈。血HCG下降达50%,血HCG降至﹤200 U/L或下降超过用药前水平的20%;血HCG<5 m I U/m l;③包块缩小le;30%,B超提示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异位妊娠病灶不继续增大或缩小;④无内出血发生,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消失。
失败标准:(1)治疗过程中出现输卵管破裂,内出血而急诊手术者;(2) 血HCG持续阳性不转阴; HCG持续高值,2周后无下降,症状不能缓解或反而加重,包块不缩小或明显增大者,上述2项标准1项者为治疗失败。2周后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3)腹痛反复发作,原有内出血增多;(4)治疗期间出现胎心搏动。以上标准出现一项者为治疗失败。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技术资料用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chi;2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A组治疗成功37例,成功率74%。失败13例中6例两次复查beta;-HCG明显上升,且包块增大,3例血HCG下降但腹痛持续存在并加重,
4例内出血伴腹痛,均行手术治疗。
B组治疗成功46例,成功率为92%。失败4例中2例两次复查beta;-H C G明显上升,B超检查见胎心搏动,腹腔镜检查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另2例有内出血征象,行剖腹探查术,为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
B组保守治疗的成功率高于A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治疗后B组beta;-HCG下降至正常的天数(14.62plu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