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2课《陈涉世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1-30约3.2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2课《陈涉世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陈涉世家》的说课设计,旨在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把握陈涉、吴广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重点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和历史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定位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深入分析《陈涉世家》这篇文言文,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其文学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同时,通过对陈涉、吴广起义历史事件的探讨,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其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陈涉世家》中的文言文表达和把握文章的历史背景及人物形象。

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障碍,包括生僻字词和古代语法结构。

2.深入分析陈涉、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

解决办法:

1.对于文言文的阅读障碍,课前发放生僻字词表供学生预习,课堂上通过逐句解读、对比现代汉语表达,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言文。

2.通过历史背景介绍,使学生了解秦末的社会状况,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陈涉、吴广起义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教师通过提问和反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起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及历史背景。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激发思考。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陈涉、吴广的生平和起义经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课文重点、难点及历史背景资料。

2.教学软件应用,使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结构的理解。

3.网络资源,课后提供相关网络资源链接,鼓励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秦朝暴政和陈涉、吴广起义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历史背景。

2.提出问题:视频结束后,提问“你们对陈涉、吴广起义有什么初步印象?这场起义为何会发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陈涉世家》的作者、背景和内容概要,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认识。

2.逐句解读文言文,重点解释生僻字词和古代语法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用时5分钟

3.分析陈涉、吴广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他们的勇敢、智慧和对时代的担当。

-用时5分钟

4.讲解陈涉、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用时5分钟

5.情境模拟:分组讨论,模拟陈涉、吴广起义的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起义经过。

-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环节:让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用时5分钟

2.讨论环节:小组内部分享对陈涉、吴广起义的理解,教师通过提问和反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10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提问“陈涉、吴广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起义为何最终失败?”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用时5分钟

2.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用时5分钟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和人物形象。

2.拓展环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其他重要事件。

总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陈涉世家》这一课后,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显著效果:

1.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并解释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语法结构,对《陈涉世家》的内容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概述陈涉、吴广起义的经过,分析起义的原因和影响,掌握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

2.文学素养方面: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能够识别并欣赏文言文的优美句式和修辞手法,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有了初步的认识。

3.思维能力方面: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对陈涉、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和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4.历史意识方面:学生通过学习《陈涉世家》,增强了对历史的认识,理解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他们能够将陈涉、吴广起义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对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