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招考复习论述、简答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南丝竹八大曲
1939年,沪西丝竹家薛孝慈在新世界游乐场内举办“丝竹游艺”活动。活动中,将《梅花三弄》(三六)、《熏风曲》(中花六板)、《行街》、《四合如意》、《云庆》、《欢乐歌》、《慢六板》、《慢三六》等八首乐曲分别写于八块牌子上,丝竹爱好者可从中任意选曲上台演奏。由此产生“丝竹八大曲”。
(5)指挥技能。指挥技能是音乐教师必备的音乐技能,包括合唱指挥与乐队指挥。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常见形式,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各种乐队也日益增多,因此,不断提高指挥技能,以适应爵乐教学和学校音乐团队活动的需要,已是音乐教师的努力方向之一。
1、请写出在《课标》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部分对音乐基本技能的表述。
答: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2、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答:节奏与节拍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它们在音乐中永远是并存的,不可分离的。节奏是总的时间组织,节拍是强弱拍的有规律地重复,节奏包含节拍的特点,但节拍却不能体现出节奏的全部意义,它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的音的时值长短方面千变万化的组织形态。
3、《课标》在分段内容标准中,对识读乐谱3-6年级的表述是:
答:小学3-6年级:用已学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5、请你谈谈音乐课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
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入情入理,解决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任何课堂如果脱离了本质,科学的知识的传授,无论怎样创新将会像水上的浮萍。只有将音乐知识的落实和歌曲情绪表达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使歌曲更完美。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虚拟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3)以情带声,感受理解歌曲
在解决了重难点之后,进入到歌曲的演唱这一环节,演唱歌曲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曲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利用电教手段,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4)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
6、《课标》在表现领域中,3-6年级关于演唱的内容标准是?
答:【小学】1~2年级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3、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4、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5、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6、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3~6年级: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3、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4、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5、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6、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音乐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简述民歌的发展和体裁。
答:民歌是劳动人民自发的一种口头创作。这种口头创作形式从原始社会起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体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3、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①感知体验类:聆听法、观察法、演示法、观赏法、
②实践类:练习法、模仿法、体态律动法、创造性活动法
③语言交流类: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指导阅读法
④探索研究类: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发现法
4、音乐教学评价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音乐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单纯地评价音乐教师的优劣,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各个因素的测定、分析和评价,发现音乐教师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做法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保持其合理部分,摈弃其不合理部分,达到优化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教学评价有着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