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神经调节.pptx

发布:2025-04-02约4.9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

《神经调节》

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思考:

1.脊蛙发生屈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趾部皮肤受刺激和屈腿是同时发生的吗?

3.探究蛙的脊髓反射现象为什么要去掉脑?

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

感受器皮肤

反射

结构基础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反射弧

包括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问题1:脊蛙发生屈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脊蛙的屈肌反射

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

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问题1:脊蛙发生屈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①

神经节

1.反射形成的条件:

①反射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

②必须具有适宜的刺激(刺激类型、刺激强度均适宜)。

③具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末梢

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A)

A.感受器和传出神经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

练习1: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形成时间

与生俱来

刺激

条件刺激

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数量

举例

小孩打针时哭

看到酸杏流唾液

联系

是在_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刺激的强化,否则会消退。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的类型及比较

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形成时间

与生俱来

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

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低级、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数量

有限

无限

举例

小孩打针时哭

吃酸杏流唾液

小孩见人拿注射器时哭看到酸杏流唾液

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_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_刺激的强化,否则会消退。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的类型及比较

练习2:[2022·上海宝山区模拟]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

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测量到眼眨肌电信号。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训练后,发生了如图的变化,对于训练后的大鼠而言(D)

气流信号声音信号

①00②

鼠眼眨肌电信号

A.气流信号是无关刺激B.声音信号是非条件刺激C.气流信号不再引起眨眼反射D.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

问题2:趾部皮肤受刺激和屈腿是同时发生的吗?

不是

神经纤维上传导

突触间传递

二、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皮肤感受器

产生兴奋

沿反射弧

刺激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原因:K+外流

表现:外正内负

原因:Na+内流

表现:外负内正

兴奋传导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电位差

局部

电流

激时

受刺

刺激时

未受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①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电→化)

②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化)

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④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后膜兴奋或抑制。

(化→电)

⑤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二、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兴奮传导的方向

练习3:世界上有650余种毒蛇,有剧毒的蛇就达195种。其中眼镜蛇的毒

液含神经毒素,这种毒素具有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可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导致呼吸肌麻痹。对这种神经毒素作用机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C该毒素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传导

B.该毒素可能作用于突触小体,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C.该毒素可能

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D.该毒素可能作用于轴突上的Na+、K+通道,影响动作电位在轴突上传导

二、兴奋的产生和传导3.影响神经冲动传递原因的分析

①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

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