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三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ppt

发布:2019-02-19约1.2万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维生素 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从食物中获取,分为水溶性(维生素B族、C)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两类。 (1)维生素 A:又称为视黄醇。我国推荐每日膳食中孕妇视黄醇当量为1000μg。维生素A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牛奶、肝等。若孕妇体内缺乏维生素A,孕妇发生夜盲、贫血、早产,胎儿可能致畸(唇裂、腭裂、小头畸形等)。 (2)维生素B族:尤其是叶酸供给量应增加。我国推荐孕妇每日膳食中叶酸供给量为0.8mg,特别是在妊娠前3个月。妊娠早期叶酸缺乏,容易发生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叶酸的重要来源是谷类食品。在妊娠前3个月最好口服叶酸5mg,每日1次。 (3)维生素C:为形成骨骼、牙齿、结缔组织所必需。我国推荐孕妇每日膳食中维生素C供给量为80mg。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建议口服维生素C 200mg,每日3次。 (4)维生素D:主要是维生素 D2和D3。我国推荐孕妇每日膳食中维生素D的供给量为l0μg。鱼肝油含量最多,其次为肝、蛋黄、鱼。若孕妇缺乏维生素D,可影响胎儿骨骼发育。 * 第五节 产科合理用药 重点提示 ?着床前期用药对胚胎影响不大。 ?囊胚着床后至12周是药物的致畸期,不宜应用C、D、X级药物。 ?妊娠12周以后药物致畸作用减弱,但对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还会存在。 产科合理用药 1.妊娠期母体药物或化合物代谢的特点 (1)吸收 (2)分布 (3)生物转化 (4)排泄 2.药物对不同妊娠时期的影响 3.孕产妇用药原则 4.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等级 1.妊娠期母体药物或化合物代谢的特点 (1)吸收:受妊娠期高雌、孕激素水平的影响,消化系统张力降低,动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使吸收更加完全。胃酸和蛋白酶分泌减少,弱酸性药物吸收率降低,弱碱性药物吸收率增加。 (2)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和组织、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有关。从妊娠早期开始,血容量逐渐增加,妊娠32 ~ 34周达高峰并持续到分娩,使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血药浓度下降。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减少,使游离状态的药物增多,一方面药物活性增加,另一方面易通过胎盘扩散进入胎儿体内,增加胎儿风险。 (3)生物转化:妊娠晩期,肝酶系统活力降低;高雌激素水平使胆汁在肝内淤积,影响药物生物转化与排泄。 (4)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次为肠道,很少部分通过唾液腺、汗腺排泄。从妊娠早期开始,肾脏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增加,加速了药物经肾,脏的排泄,使药物半衰期缩短。 (5)胎盘屏障的作用:在药代动力学上,胎盘的作用主要是转运功能、受体表达以及生物转化作用。随着妊娠进展,这些功能也发生相应变化。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受药物本身理化性质影响,分子量小、脂溶性高、血浆蛋白结合率低、非极性的药物容易到达胎儿。胎盘有多种内源性、外源性受体表达,包括: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表皮生长因子、叶酸、胰岛素、维甲酸类等多种受体。受体的存在增加了胎盘转运量。胎盘的生物转化作用使某些药物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获得致畸活性,如苯妥英、利福平、抗组胺药、己烯雌酚等。 (二)胎儿宫内监护的内容 1.妊娠早期 行妇科检査确定子宫大小及是否与孕周相符;B型超声检査在妊娠第5周见到妊娠囊;妊娠6周时,可见到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妊娠9 ~ 13+6周B型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1 translucency,NT)和胎儿发育情况。 2.妊娠中期 借助手测宫底高度或尺测子宫长度和腹围,判断胎儿大小及是否与孕周相符;监测胎心率;应用B型超声检测胎头发育、结构异常的筛査与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査与诊断。 3.妊娠晚期 除产科检查外还应询问孕妇自觉症状,监测心率、血压变化,下肢水肿及必要的全身检査。 (1)定期产前检查:手测宫底高度或尺测子宫长度和腹围,了解胎儿大小、胎产式、胎方位和胎心率。 (2)胎动计数:胎动监测是通过孕妇自测评价胎儿宫内情况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孕周增加,胎动逐渐由弱变强,至妊娠足月时,胎动又因羊水量减少和空间减小而逐渐减弱。若胎动计数≥6次/2小时为正常,6次/2小时或减少50%者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3)胎儿影像学监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1)胎儿影像学监测:B型超声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胎儿影像学监护仪器,可以观察胎儿大小(包括胎头双顶径、腹围、股骨长)、胎动及羊水情况;还可以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发现胎儿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胎儿体表畸形,且能判定胎位及胎盘位置、胎盘成熟度。对可疑胎儿心脏异常者可应用胎儿超声心动诊断仪对胎儿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检查。 2)血流动力学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监测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 脐动脉血流常用指标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 R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