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聆聽教學與說話教學的探討.doc

发布:2018-06-18约4.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山國小 龔淑芬 聽說教學的重要性 聽和說的功能 (一)交際功能 (二)社會功能 (三)學習功能 (四)智力功能 (五)職業功能 (六)教育功能 聽說教學的困境 一、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混合教學模糊了焦點。 二、考試領導教學──考試範圍不考聽力或口語。 三、我國國語科聽話教學目標欠明確──直到九年貫課程 才開始獨立並明列目標。 四、教師對口語表達能力形成的誤解──認為聽力是天生 就具備的能力。 五、教師對聽話訓練的方法缺乏認識──不了解有哪些專 門的訓練方法。 六、國語課本教材不重視聽力訓練──舊版課本均未編寫 聽說教材。 七、教學資源短缺──缺少視聽媒體之軟硬體設備。 聽、說、讀、寫的關係 聽和說的關聯 聆聽的發展歷程 聆聽的發展歷程 聽說教學原則 (一)聽說能力宜採隨機教學,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禮貌。 (二)指導學生注意聽得正確,聽得清楚,聽出順序,聽出層 次。 (三)記憶主要內容,引導學生聽說時應掌握中心意旨。 (四)指導學生邊聽邊做比較,能分辨不同說話語氣、聽出明 顯語病,並判斷訊息的正確性。 (五)聽與說相結合,宜注意先聽後說。 (六)聽後能複述重點,並能有條理的回答問題。 (七)注意舊經驗的結合與思維方法的訓練。 (八)聯絡說話、閱讀、作文教學,利用聽說、聽寫聽讀等練習,進行隨機聯絡教學。 聽說教學原則 (十)先教「會聽話」,還要能「懂得聽話」,進 而有適當的「聽話回應」。 (十一)加強指導學生耐心、完整的傾聽。 (九)提供足夠的聽力材料和良好的聽力環境。 (十二)學會聽對方的「話」,更要聽對方的「肢體語言」和「話中內涵」。 (十三)指導學生用耳朵聽,用表情聽,用心聽。 (十四)與生活經驗密切結合,並將學習結果實際運用於生活中。 (十五)活動進行的方法要趣味化、多元化、遊戲化、科學化。 聽話的能力因素 (一)聽的專注力 (二)聽的持續力 (三)聽的適應力 (四)聽的精確度 (五)聽的靈敏度 (六)聽的記憶力 (七)聽的辨別力 (八)聽的理解力 (九)聽的想像力 (十)聽的聯結力 (十一)聽的猜測力 (十二)聽的綜合力 聆聽教學模式 聆聽能力訓練方式 (一)聆聽態度訓練(結合說話) (二)聽讀訓練(結合閱讀) (三)聽寫訓練(結合寫作) (四)聽記訓練(結合讀寫) (五)聽說訓練(結合說話) (六)聽辨訓練(結合說寫) (七)聽測訓練(結合說寫) (八)聽做訓練(結合說話) (九)聽評訓練(結合說寫) 說話教學模式 說話能力訓練方式 甲、結合閱讀、寫作、聽話教學的訓練方式 (一)朗讀訓練 (二)複述訓練 (三)口頭答問訓練 (四)討論訓練 (五)口頭作文訓練 (六)口頭評述訓練 乙、專門的說話訓練 (一)講故事訓練 (二)口頭報導訓練 (三)致詞訓練 (四)演講訓練 (五)談話訓練 (六)訪談訓練 (七)電話交談訓練 (八)辯論訓練 聆聽能力的評量 (一)態度與回應 1.????? 專注凝視 2.????? 耐心持續 3.????? 開放接納 4.????? 適宜反應 (二)感知與記憶 1.????? 辭彙感知 2.????? 細節感知 3.????? 要點記憶 4.????? 內容記憶 (三)理解與組織 1.????? 理解詞義 2.????? 了解句型 3.????? 排列順序 4.????? 理解內容 5.????? 概括中心 6.????? 猜測隱語 7.????? 推斷結論 (四)反應與評價 1.????? 聽後答問 2.????? 聽從指令 3.????? 分辨正誤 ? 說話能力的評量 (一)發音準確 (二)語言清晰 (三)用詞得當 (四)話語完整 (五)意思明確 (六)觀點正確 (七)表達技巧良好 ? 聆聽能力指標分析(1) 聆聽能力指標分析(2) 聆聽能力指標分析(3) 說話能力指標分析(1) 說話能力指標分析(2) 說話能力指標分析(3) 說話能力指標分析(4) 說話能力指標分析(5) 說話能力指標分析(6) * *      溝通方式   溝通媒介 吸  收 發  表 口頭語言 聽 說 書面語言 讀 寫(作) 肢體語言 看 比 聽 到 聽 懂 領 會 (聆聽態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